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靠着一路廝殺奮進成爲人上人的鄧麗霞過早地看清了生活的真相,直到一個不到五歲的孩子用一個努力就會怎樣怎樣的句式拓展了她的思路,她突然反應過來,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的人,他們一邊努力着,一邊享受着,他們堅信,自己走的每一步,每一點努力,都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樣是努力,一個頭頂高壓,負重前行,一個心向光明,輕裝上陣,走的是一樣的路,看的卻是不一樣的景……
宋唯也有所感慨,在上一場失敗的婚姻裏,她失去的好像不只是愛情,還有那些原本應該屬於她和孩子們的親子時光……
而毛線,還停留在鄧阿米要父親的事上……
也許結束一
場戀愛甚至是一場婚姻對於男人和女人來說,簡單地就如同得了一場感冒一樣,在這個速愛速婚的時代,每個成年男女的身體裏都築起了一道免疫的高牆,遭遇離開或者遭遇背叛,都不是什麼要命的大事了,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抗體,只是可憐了那些無辜被波及的尚沒有建立起免疫系統的小人兒——孩子對愛情和婚姻認知的第一課,不是來自異性,而是身爲家長的父母,只可惜,很多爲人父母的大人都不曾意識到自己扮演了這一角色,或者,總是在一個“爲時已晚”的時刻幡然醒悟……
縱是有千般關愛萬般呵護,父母還是會在無意中傷了孩子,而孩子,縱是有一萬個不情願,也不能夠逃脫那被父母一手安排的命運——有時,你爸是你爸你媽是你媽你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時,你爸不是你爸,你媽也不是你媽,你不過是他們一次意外排泄下的產物,每多看你一眼,心裏就多一分懊惱,這世上什麼都有,爲什麼就是沒有他媽的後悔藥?你們都幻想着人生能有一個按鈕,可以一鍵清空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有時你媽是你媽,你爸卻不是你爸,你的身世自帶祕密;有時你爸是你爸,你媽卻不是你媽,你不過是你媽留在你爸身邊的一件遺物;有時,你媽是你媽,又是你爸;有時,你爸是你爸,又是你媽……
對一個孩子來說,父母雙全,且相親相愛,實屬人間幸事,是件天然的奢侈品,其奢侈之程度不亞於愛情和婚姻之於成年男女。
毛線不曾過問鄧麗霞有關鄧阿米生父的消息,成年人的分寸感在於不要輕易去撕裂別人身上的傷口,除非她自己動手。
不想,那一晚,鄧麗霞親手撕開了。
她說,鄧阿米的生父是一個金髮藍眼高鼻樑的法國人,她說他們相識的情節並沒有那麼羅曼蒂克,就是一間一夜情高發的酒吧,法國人對東方女人的身體充滿嚮往和好奇,而她,只想要一個基因良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