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個人拿起了自己的手槍……”①
①引自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第六章第二十九節中的最後一句,該章描寫奧涅金和連斯基的決鬥。
然而這時封-裏希特先生對潘塔列昂說,按照決鬥的規則,應該由他,兩個副手之中年紀較大的一位,在發佈“一、二、三”的命令之前向決鬥着的雙方提出下面的規勸和忠告:講和吧!雖然這種忠告毫無用處,而只是一種空洞的形式,但是奇巴圖拉先生完成這種形式之後,可以卸去一定的責任;儘管作出類似規勸是所謂“不偏不倚的見證人”(unparteiischerZeuge)的事,——可是他們沒有見證人,封-裏希特先生樂意把這份特權讓給自己尊敬的對手。潘塔列昂卻早已趕忙鑽進灌木叢裏,使自己一點兒也不會看見盛氣凌人的軍官,他起初絲毫沒有領會封-裏希特先生的話,——更何況他說話帶着鼻音;但是一下子忽然振作起來,他伶俐地跨上前去,顫巍巍地用手拍着胸脯,用自己嘶啞的聲音,用混雜起來的語言拉長了調子說:“阿拉-拉-拉……多野蠻啊!兩個年輕人決鬥!——幹嗎這樣?活見鬼!回去吧!”①
①原文爲意大利文和法文混雜在一起。
“我不同意和解。”薩寧急忙說。
“我也不同意。”他的敵手重複說。
“那麼就喊:一、二、三!”封-裏希特對張惶失措的潘塔列昂說。
他馬上又鑽進灌木叢裏,全身發抖,閉起眼睛,別轉頭去,直接從那裏,不過卻是扯着嗓子喊出聲來:
“一、二……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