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唐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幾日,西夏國主李乾順的命令已下達到蕭關西夏總兵將領平吉手中,平吉派人向大宋守將姚古報信。姚古便派人快馬加鞭抵達京兆府長安城送信。張叔夜、張明遠、費無極、種浩、種溪準備妥當,辭別种師道等人,離開京兆府。臨行前,尹氏不免傷心難過,種溪卻笑的咯咯作響。張叔夜引衆前行,宋使三十餘人帶着行李,駕着車馬緊隨其後。張叔夜等人路過慶州,跨馬通過蕭關,進入了西夏境內。
這日,路過順州,抬眼一瞧滔滔黃河,白浪滔天,從兩座大山之間穿越而過。突然一彪人馬飛奔而來,塵土飛揚間,愈來愈近,馬蹄聲嘚嘚作響。張叔夜命人提防再三。等那彪人馬近前,衆人一看,乃是一個頭戴白冠,身披白袍的白鬍子老者引衆前來,張叔夜等人騎在馬上,靜觀其變。那老者坐在馬上,揚起鞭子,問道:“想必來者便是鼎鼎大名的張叔夜了?”
張叔夜驚道:“敢問你是何人?”老者拱手道:“我是大夏國黛黛山大首領,特奉夏王王令,在此恭迎宋朝使節。”張叔夜也拱手見禮道:“原來如此,沒想到夏王如此熱情好客,過了蕭關便有人接引,還是部落大首領。”大首領又引薦餘衆,皆是彪悍的党項男子,還有一些党項女子,也威風凜凜。
張明遠等人也近前見禮。那大首領帶着張叔夜等人來到黃河邊,用部落禮節予以招待,奉上奶茶和喫食,費無極和種溪一瞧,驚得目瞪口呆,居然是來自大宋的饅頭和茶葉,並非党項人的肉食。
大首領又帶着衆人從東岸渡過黃河,抵達黃河西岸。張叔夜問何故,大首領只笑不語,這令宋使一個個大爲不解,還以爲路遇堵截,一個個神色緊張,面面相覷。直到衆人看到一座山坡,才放下心來。有一座佛寺,衆人進入佛寺喫些素齋。喫完飯後,張叔夜等人走出寺廟,坐在黃河邊歇息。
眼前的黃河從一條峽谷穿過,兩岸鬱鬱蔥蔥,皆粗壯大樹和碧綠雜草。大首領介紹道:“相傳上古時候,黃河流入此地,山阻水道,洪水四溢,到了峽口山,大山攔住水路,處處是一片汪洋大海,百姓叫苦連天。大禹治水時,來到此處,看到山石阻攔河水,於是率領民衆數百人,住在峽北岸的古石洞裏,每日挖石不止,把大山鑿—個水洞,放水過去。可是山高石頭硬,破它而不動,大禹下令造窯燒煉巨大無比的青銅斧。那時,峽口山一帶沒有銅鐵,只好從遠方運來鐵石,在窯中燒煉。經過七日七夜的燒煉,終於煉成—把青銅斧。那斧被磨得削石如泥,不幾日,就砍去了大半個山頭。快劈到山腰時,突然冒出了一股青煙,銅斧不翼而飛,但見那空中閃出一員天將,手持青銅斧,聽得‘咔嚓’一聲,像是打雷,又是‘轟隆’一聲炸響,山崩地裂,裂出一道縫來,洪水順着裂開的口子奔流而下。從此,平息了水患,大片的土地露了出來,形成了平原。大禹看到滾滾而流的黃河水哈哈大笑。此地到了大唐便叫做青銅峽。你們宋朝人多年以來只顧在中原逐鹿,哪裏會知道西北的事情。”聽了這話,衆人將信將疑,笑了笑。
張明遠等人自然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但大禹具體到過哪裏,卻不得而知。黃河有上中下游三個地方,大禹就算上古大神,也要費些氣力,一段一段的治水。那大首領又引衆穿過寺廟大殿,來到後山坡,但見一個巨大山坡映入眼簾,從上到下,有密密麻麻的小塔,令人眼花繚亂。只見那平面圓形,下大上小,略似古鐘的小塔,如竹筍一般拔地而起。
衆人驚歎不已,眼前一座座小塔的塔林隨山勢鑿石分階而建,共有階梯式護坡平臺十二級,由下至上一層層逐漸收縮並抬高,整體形狀呈等腰三角形。衆人近前,仔細去瞧,塔羣中最上面一座形體較大,塔基呈方形,爲過洞式喇嘛塔,面東壁有龕門。第二到第十二層均爲實心喇嘛塔。這些密密麻麻小塔的塔體分爲四種類型:第一層塔身覆鉢式,第二到第四層爲八角鼓腹錐頂狀,第五到第六層呈葫蘆狀,第七到第十二層呈寶瓶狀。
張叔夜見張明遠和費無極、種浩、種溪看得入迷,便問道:“我出個題目,你們四人搶答一番如何?”四人齊聲答應,點了點頭。張叔夜便笑道:“你們快數數看,一共多少座小塔。”張明遠、費無極、種浩、種溪便各自分工,張明遠去一、二、三層,費無極去四、五、六層,種浩到七、八、九層,種溪便在十、十一、十二層。
不等他們氣喘吁吁數完歸來說話,張叔夜便笑道:“沈括曾在《夢溪筆談》有隙積術(今數學中的等差數列)傳世,既然眼前十二級平臺,每層塔數均不少於上一層塔數,已知這其中十層的塔數符合隙積術算法,你們何必還要費盡周折。”說話間又介紹何謂隙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