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洛伊·山多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39年2月28日,羅拉爲馬洛伊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取名“克利斯托夫”,但孩子只活了幾個星期,不幸死於內出血。從那之後,馬洛伊寫了一張字條放在文件夾裏帶在身邊,字條上寫着:“克利斯托夫,親愛的克利斯托夫!你別生病!!!”葬禮之後,他長達幾個月沉默不語,寫了一首《一個嬰兒之死》:
<blockquote>他留下了什麼?他的名字。</blockquote><blockquote>他頭髮的香氣留在梳子上。</blockquote><blockquote>一隻維尼熊,他的死亡證明。</blockquote><blockquote>一塊帶血的破布和一條繃帶。</blockquote><blockquote>世界的萬能與全知啊,</blockquote><blockquote>我不懂,爲什麼要對我這樣?</blockquote><blockquote>我不叫喊。活着並沉默。</blockquote><blockquote>現在他是天使,假如存在天使的話——</blockquote><blockquote>但這裏,在地下,一切都無聊和愚蠢,</blockquote><blockquote>我不能原諒任何人,永遠不能。</blockquote>
就在馬洛伊喪子的同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馬洛伊感到十分悲憤,他在《佩斯新聞報》發表了一篇題爲《告別》的文章,寫道:“現在,當黑暗的陰雲籠罩了這片高貴的土地,我的第二故鄉,它的地理名稱叫歐洲:我閉上了眼睛,爲了能更清晰地看到這一瞬間,我不相信,就此告別……”
8
1944年3月19日,德軍佔領了匈牙利。馬洛伊在日記中悲憤地寫下:“恥辱地活着!恥辱地在百日行走!恥辱地活着!……我心裏彷彿有什麼東西在3月19日破碎了。我聽不到我的聲音;就像被樂器震聾了耳朵。”
三天之後,作家夫婦逃到了布達佩斯郊外的女兒村(Leányfalu)避難,當時,羅拉的父親被關入了考紹的“猶太人集中區”,羅拉的妹妹和兩個孩子跟他們在一起。馬洛伊還在日記中記錄了一件事:曾有一個女人找到他們,說只要他們付一筆錢,就可以讓他們在蓋世太保的祕密幫助下搭乘一架紅十字會飛機飛往開羅,但被馬洛伊回絕了……後來證明,馬洛伊的決定使他們幸運地躲過一劫,搭乘那架飛機的人全部被送進了德軍在奧地利境內建造的茅特森集中營。這一年,他沒有出新書。
1945年2月,馬洛伊在布達佩斯的公寓在空襲中被炸成了廢墟,六萬冊藏書的毀滅,象徵了文化的毀滅。戰火平息後,馬洛伊創作的新戲《冒險》公演大獲成功,他用這筆收入買了一套一居的公寓,在那裏住到1948年流亡,之後他母親住在那裏直到1964年去世。
戰後,有關當局請馬洛伊出任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友好協會主席,被他拒絕了,因爲他無法在自己的家鄉被割讓、自己的同胞被驅逐的情況下扮演這個玩偶,他說:“恐怖從法西斯那裏學到了一切:最終,沒有人從中吸取經驗。”他不但拒絕當主席,還退出協會表示抗議,這一態度,自然受到左翼政府的記恨,被社會主義者視爲危險的右派、“與新社會格格不入的資產階級殘渣”。
回顧歷史,無論右派左派,都是對馬洛伊先攻擊,後拉攏,拉攏不成,打壓噤聲;最後,連他的肉身存在都會令當權者不堪容忍,於是逼迫他流亡西方……不過有趣的是,馬洛伊在文學上卓越的造詣、優雅的風格和高超的水準使他的作品充滿了魅力,令人慾罷不能,不管持有哪派觀點的人都忍不住會去讀他的書。因爲不管他寫什麼都會獨樹一幟,都會觸動人心,都擁有不容否認的文學價值和人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