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5/9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殘闕之餘,猶爲藝林所寶重,殆有由矣。
△《白蓮集》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唐釋齊已撰。齊已,益陽人。自號衡嶽沙門。宋人注杜甫《己上人茅齋》詩,謂齊己與杜甫同時,其謬不待辨。舊本題爲梁人,亦殊舛訛。考齊己嘗依高季興爲龍興寺僧正。季興雖嘗受梁官,然齊己爲僧正時,當龍德元年辛巳,在唐莊宗入洛之後矣。集中己稱季興爲南平王,而陶嶽《五代史補》載徐東野在湖南幕中贈齊己詩,稱“我唐有僧號齊己”。安得謂爲梁人耶?是集爲其門人西文所編,首有天福三年孫光憲序。前九卷爲近體,後一卷爲古體。古體之後又有絕句四十二首,疑後人採輯附入也。唐代緇流能詩者衆。其有集傳於今者,惟皎然、貫休及齊己。皎然清而弱。貫休豪而粗。齊己七言律詩不出當時之習。及七言古詩以盧仝、馬異之體縮爲短章,詰屈聱牙,尤不足取。惟五言律詩居全集十分之六。
雖頗沿武功一派,而風格獨遒。如《劍客》、《聽琴》、《祝融峯》諸篇,猶有大曆以還遺意。其絕句中《庚午年十五夜對月》詩曰:“海澄空碧正團圞,吟想玄宗此夜寒。玉兔有情應記得,西邊不見舊長安。”惓惓故君,尤非他釋子所及。
宜其與司空圖相契矣。
△《禪月集》二十五卷、《補遺》一卷(內府藏本)
唐釋貫休撰。貫休字德隱,姓姜氏,蘭谿人。舊本題曰梁人。案貫休初以乾寧三年依荊帥成汭。後歷遊高季興、錢鏐間。晚乃入蜀依王建。至乾德癸未卒,年八十一。終身實未入梁,舊本誤也。陶嶽《五代史補》稱貫休《西嶽集》四十卷,吳融序之。然集末載其門人曇域後序,編次歌詩文贊爲三十卷,則嶽亦誤記矣。此本爲宋嘉熙四年蘭谿兜率寺僧可燦所刊,毛晉得而重刊之。僅詩二十五卷,豈佚其文贊五卷耶?《補遺》一卷,亦晉所輯。然所收佚句如“朱門當大道,風雨立多時”一聯,乃《贈乞食僧》詩。今在第十七卷之首,但“道”作“路”,“雨”作“雪”耳。晉不辨而重收之,殊爲失檢。《文獻通考》別載《寶月集》一卷,亦云貫休作,今已不傳。然曇域不雲有此集,疑馬端臨或誤。毛晉又云《西嶽集》或作《南嶽集》。考貫休生平未登太華,疑南嶽之名爲近之。西字或傳寫誤也。又書籍刊版始於唐末,然皆傳佈古書,未有自刻專集者。曇域後序作於王衍乾德五年,稱檢尋稿草及闇記憶者約一千首,雕刻成部。
則自刻專集自是集始,是亦可資考證也。
△《浣花集》十卷、《補遺》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唐韋莊撰。莊字端己,杜陵人。乾寧九年第進士。授校書郎,轉補闕。後仕蜀王建,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文獻通考》載莊集五卷。此本十卷,乃毛晉汲古閣所刻。爲莊弟藹所編,前有藹序。疑後人析五爲十,故第十卷僅詩六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