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2/11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楊榮撰。榮有《後北征記》,已著錄。榮當明全盛之日,歷事四朝,恩禮始終無間。儒生遭遇,可謂至榮。故發爲文章,具有富貴福澤之氣。應制諸作,渢渢雅音。其他詩文,亦皆雍容平易,肖其爲人。雖無深湛幽渺之思,縱橫馳驟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實無疵,臺閣之文所由與山林枯槁者異也。與楊士奇同主一代之文柄,亦有由矣。柄國既久,晚進者遞相摹擬,城中高髻,四方一尺。餘波所衍,漸流爲膚廓冗長,千篇一律。物窮則變,於是何、李崛起,倡爲復古之論,而士奇、榮等遂爲藝林之口實。平心而論,凡文章之力,足以轉移一世者,其始也必能自成一家,其久也亦無不生弊。微獨東里一派,即前後七子亦孰不皆然。不可以前人之盛,並回護後來之衰;亦不可以後來之衰,並掩沒前人之盛也。又何容以末流放失,遽病士奇與榮哉。
△《省愆集》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黃淮撰。淮字宗豫,永嘉人。洪武丁丑進士,除中書舍人。燕王篡位,命入直文淵閣,升翰林院編修,累進右春坊、大學士,輔皇太子監國。爲漢王高煦所譖,坐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授武英殿大學士,累加少保,卒諡文簡。事蹟具《明史》本傳。淮當革除之際,身事兩朝,不免爲白圭之玷。史又言淮性頗隘,同列有小過,輒以聞。解縉之死,淮有力焉。人品亦不甚醇。然通達治體,多所獻替。其輔導仁宗,從容調護,尤爲有功。雖以是被謗獲罪,而賜環以後,復躋禁近。迨至引年歸裏,受三朝寵遇者,又數十年。遭際之隆,幾與“三楊”相埒。其文章舂容安雅,亦與“三楊”體格略同。此集乃其繫獄時所作,故以《省愆》爲名。當患難幽憂之日,而和平溫厚,無所怨尤,可謂不失風人之旨。
故特存之,以見其著作之梗概。至其《退直》、《入覲》、《歸田》三稿同編爲《介庵集》者,門徑與“三楊”不異。《東里》諸集既已著錄,則是可姑置焉。
△《金文靖集》十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金幼孜撰。幼孜有《北征錄》,已著錄。幼孜在洪武、建文之時,無所表見。至永樂以迄宣德,皆掌文
翰機密,與楊士奇諸人相亞。其文章邊幅稍狹,不及士奇諸人之博大,而雍容雅步,頗亦肩隨。蓋其時明運方興,故廊廟賡颺,具有氣象,操觚者亦不知也。《千頃堂書目》載《幼孜集》十卷,又《外集》一卷,又《北征集》一卷。今《外集》未見。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稱其《北征集》,大漠窮沙,靡不身歷,時露悲壯之音。則彝尊猶及見之,今亦未見。是編爲其子昭伯所輯,詩文多應制之作,蓋即黃虞稷所謂十卷之本。別冠以《三朝恩榮錄》一卷,則其敕諭、誥命、祭文、像贊、神道碑之屬。幼孜事蹟已詳《明史》。核以本傳,多其子孫誇侈之詞,無關考證,今刪去不載,惟以本集著錄焉。
△《夏忠靖集》六卷、《附錄》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夏原吉撰。原吉字維喆,湘陰人。以鄉薦遊太學,選授戶部主事。燕王篡位,原吉降附。後官至戶部尚書。諡忠靖。事蹟具《明史》本傳。原吉詩文集六卷,載於《明史藝文志》,與此集卷數相合,蓋即舊本。後附《遺事》一卷,爲其孫廷章所輯。刊版久佚。此本乃國朝康熙乙酉,潘宗洛提督湖廣學政時得其裔孫之所藏,重爲校刊。前有《楊溥序》,稱其詩文平實雅淡,不事華靡。考原吉以政事著,不以文章著。洪、永之際,作者如林。以原吉位置其間,尚未能並騖中原,齊驅方駕。然致用之言,疏通暢達,猶有淳實之遺風。以肩隨楊士奇、黃淮諸人,固亦無愧也。
△《抑庵集》十三卷、《後集》三十七卷(兩淮鹽政採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