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2/17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葉永盛撰。永盛字子沐,涇縣人。萬曆己丑進士,官至太僕寺少卿。事蹟具《明史》本傳。是集雜文一卷,奏疏三卷,爲其裔孫沃若等所刊。當萬曆中葉,稅璫用事,弊政百出,永盛以御史巡視浙江鹽政,適奸人奏請增課,稅璫持之甚急。永盛獨抗疏糾論,屢折不回,卒以無擾。今諸疏及《措置浙鹽始末》一篇,具在集中。《明史》本傳,亦採錄其略,其他序、啓、祭文之類,僅二十餘首,則其子孫姑存手澤而已。末附《名宦錄》一卷,皆萬曆中請祀呈詳批答案牘及《去思德政碑》。又《鄉會中式錄》一卷,則永盛倡建崇文書院,疏請許商人佔籍應試,因紀曆科中式姓氏,以志不忘。所載至國朝康熙中,蓋後人所續入也。
是亦足見浙人之不忘永盛矣。
△《李湘洲集》十卷、《補遺》一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明李騰芳撰。騰芳字子實,湘潭人。萬曆壬辰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其學宗王守仁,故集中第二卷有《陽明集抄序》,反覆幾二千言,發明良知之旨,至以事功、節義與辭章、養生,均爲正道之障。又有《金剛經集註序》、《金剛經注採序》、《蓮池自知錄序》,皆提唱二氏之說。亦頗尊崇李贄,稱爲卓吾老子。
蓋明季士大夫所見大抵如斯,不但騰芳一人也。然騰芳留心經世,喜談兵事,其《策倭安攘至計疏》及《進戚繼光兵略》諸疏,猶非徒以狂禪縱論者矣。集無序跋,不知何人所編,據卷首《家傳》,稱其生平著作毀於峒寇,此本蓋由掇拾而成,故十卷中多有錄無書者,別以《補遺》一卷,刻於末雲。
△《關中集》四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餘懋衡撰。懋衡字持國,婺源人。萬曆壬辰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尚書。事蹟具《明史》本傳。是集乃其巡按陝西時所作。凡論說、雜文,共七十八篇,所評古今人物,皆蹈襲陳言,至謂《封建井田爲可行》,尤屬拘迂之見。《自序》稱,萬曆丁未,杜門請告,四閱月而成帙,中有《自嗤》一篇雲:“窮年焚膏,不得一二;偶得一二,索紙書之;紙墨未乾,已規規失。”其大略可觀矣。
△《綠滋館稿》九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吳士奇撰。士奇有《史裁》,已著錄。是集文八卷,詩一卷。其文雖不能步趨歸、唐,而文從字順,尚不蹈王、李贗古之習,惟韻語牽率頗甚。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稱其長於史學,詩特餘藝,其殆然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