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3/17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靈{*諼}閣集》八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湯兆京撰。兆京字伯閎,宜興人。萬曆壬辰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事蹟具《明史》本傳。兆京廉正鯁直,佐孫丕揚掌察典,尤力持公議,爲羣小所嫉;然律身嚴正,雖屢遭排擊,卒不能以一言污之。其制行甚高,詩文非所屬意,亦皆不入格。
△《西樓集》十八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明鄧原嶽撰。原嶽字汝高,閩縣人。萬曆壬辰進士,官至湖廣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傳》附載《鄭善夫傳》中。是集詩十卷,文八卷。卷首謝肇淛所作《小傳》,
謂原嶽爲詩,初學鄭善夫,已又學七子,既而一意摹古,要以唐人爲宗,末年益復宏肆。今閱其詩,功候頗爲不淺,惟未免有摹擬之痕也。
△《繁露園集》二十二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明董復亨撰。復亨字元仲,元城人。萬曆壬辰進士,官至吏部郎中。外轉布政司參政,未上而卒。是集凡文十七卷,詩五卷。復亨沒後,其同裏張銓序而刻之。其文喜剽掇詞藻,如《廣武郡理胡懷南治最承恩序》曰:“閒請所謂舉業讀之,其沈詞怫悅,如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其浮藻聯翩,若翰鳥嬰繳,而墜層雲之峻;其涵綿邈而吐滂沛,又若風飛焱豎,若芳<蒙生>馥而青條森也。”割裂文賦,以入散體,古今有是格律耶?詩尤非所擅長矣。
△《袁中郎集》四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袁宏道撰.。宏道有《觴政》,已著錄。其詩文所謂公安派也,蓋明自三楊倡臺閣之體,遞相摹仿,日就庸膚。李夢陽、何景明起而變之,李攀龍、王世貞繼而和之。前後七子,遂以仿漢摹唐,轉移一代之風氣,迨其末流,漸成僞體,塗澤字句,鉤棘篇章,萬喙一音,陳因生厭。於是公安“三袁”,又乘其弊而排抵之。三袁者一庶子宗道、一吏部郎中中道、一即宏道也。其詩文變板重爲輕巧,變粉飾爲本色,致天下耳目於一新,又復靡然而從之。然七子猶根於學問,三袁則惟恃聰明;學七子者不過贗古,學三袁者,乃至矜其小慧,破律而壞度,名爲救七子之弊,而弊又甚焉。觀於是集,亦足見文體遷流之故矣。
△《遊燕集》二卷、《小草齋稿》一卷(安徽巡撫採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