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初,楚昭王有病,占卜的人說:“黃河之神在作怪。”楚昭王不去祭祀。大夫們請求在郊外祭祀。楚昭王說:“三代時規定的祭祀制度,祭祀不超越本國的山川。長江、漢水、睢水、漳水,是楚國的大川。禍福的來到,不會超過這些地方。我即使沒有德行,也不會得罪黃河之神。”於是就不去祭祀。
孔子說:“楚昭王理解大道理了。他的不丟掉國家,就是相宜的了!《夏書》說:‘那位古代的君王陶唐,遵循天道綱常,據有這中土下方。現在走到邪道上,攪亂了治國的大綱,於是就被死亡。’又說:‘付出了什麼,就會收穫什麼。’由自己來遵從天道,這就可以了。”八月,齊國的邴意茲逃亡到魯國來。陳僖子派人召見公子陽生。陽生套上車去見南郭且於,說:“我曾經把馬奉獻給季孫,但沒有能列入他的上等乘馬之中,所以又奉獻這幾匹,請和您一起坐上車試試。”出了萊門然後把原因告訴南郭且於。闞止知道了這件事,先在城外等着。公子陽生說:“事情是好是壞還不能知道,回去,和壬在一起。”告誡了闞止,就動身了。等到夜裏,到達齊國,國內的人們就知道他到了。陳僖子讓子士的母親照料陽生,又讓陽生跟着送食物的人一起進入公宮。
冬十月二十四日,立陽生爲國君。將要盟誓,鮑子喝醉了前去。他管車的家臣鮑點說:“這是奉誰的命令?”陳僖子說:“接受鮑子的命令。”於是誣賴鮑子說:“這是您的命令!”鮑子說:“您忘記先君爲荼做牛而折掉牙齒嗎?現在又要違背先君嗎?”齊悼公叩頭,說:“您是按照道義辦事情的。如果我行,不必殺死一個大人。如果我不行,也不必殺死一個公子。合於道義就前進,不合就後退,怎麼敢不唯您是從?廢一個,立一個,都不要因此發生動亂,這就是我的願望。”鮑子說:“你們有誰不是先君的兒
子呢?”於是就接受了盟約。悼公讓胡姬帶着安孺去到賴地,把鬻姒送到別處,殺死王申,拘捕江說,把王豹囚禁在句竇之丘。
齊悼公派**告訴陳僖子,說:“沒有您,我不能到這一步。然而國君和器物不一樣,不能有兩個。有兩件器物就不愁缺少,有兩個國君禍難就多了,謹敢向您陳述。”陳僖子不回答而哭泣,說:“國君不相信他的臣下們嗎?以齊國的貧困,貧困而又有憂患,不能請示年幼的國君,因此才找來年長的,大約還能夠對臣下們加以容忍吧!不這樣,荼有什麼罪過?”**向悼公覆命,悼公後悔失言。**說:“您大事徵求陳子的意見,小事情自己拿主意就行了。”悼公派**把荼遷移到駘地。沒有到達,便被人殺死在野外的帳篷裏,葬在殳冒淳。
哀公七年
【原文】
七年春,宋師侵鄭,鄭叛晉故也。
晉師侵衛,衛不服也。
夏,公會吳於鄫。吳來徵百牢,子服景伯對曰:“先王未之有也。”吳人曰:“宋百牢我,魯不可以後宋。且魯牢晉大夫過十,吳王百牢,不亦可乎?”景伯曰:“晉範鞅貪而棄禮,以大國懼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禮命於諸侯,則有數矣。若亦棄禮,則有淫者矣。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以爲天之大數也。今棄周禮,而曰必百牢,亦唯執事。”吳人弗聽。景伯曰:“吳將亡矣!棄天而背本。不與,必棄疾於我。”乃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