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①利而誘之:語出《孫子兵法。計篇》。意思是,對於貪婪好利的敵人,就用小利引誘之。
害戰
凡與敵各守疆界,若敵人寇抄我境,以擾邊民,可於要害處設伏兵,或築障塞以邀之,敵必不敢輕來。法曰:“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①
唐時,朔方軍總管沙籲忠義爲突厥所敗,詔張仁願攝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賊已出,率兵躡擊,夜掩其營,破之。始,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爲界,北崖有拂雲祠,突厥每犯邊,必先謁祠禱祀,然後引兵渡而南。時默啜②悉兵西擊突騎施③,張仁願請乘虛取漠南,【於】河北築三受降城,絕虜南寇路。唐休璟以爲:“兩漢以來,皆北守河,今築城虜腹中,終爲【賊虜】所有。”仁願固請,中宗許之。表留歲滿【兵】以助其功。時咸陽兵二百人逃歸,仁願擒之盡斬城
下,軍中股慄,役者盡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爲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林,三壘相距各
四百餘里,其北皆大磧也,斥地三百里遠。又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堠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馬,朔方復無寇。歲省費億計,減鎮兵數萬。
「註釋」
①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意思是,能使敵人不能達到其預定目標的,是由於我製造困難妨害它的結果。
②默啜:亦作“墨啜”。**厥可汗,亦即阿波幹可汗,名環。自唐武后至玄宗間,屢擾邊境,四出擴張,拓地萬餘里,有兵四十萬,成爲頡利可汗之後最強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