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襯字的運用有一定的規律,它以虛詞爲主,一般用在句首或詞頭詞尾,字數以單數爲宜,又一般不宜超過正字,以免把原來的曲調搞得面目全非。自從元曲家摸索出正襯字配合使用的一套經驗之後,民間演唱的曲藝,象北方的大鼓詞、子弟書,南方的評彈、木魚書,往往突玻七字句格,更自由地彈唱人物故事,實際是繼承了元人正襯配合運用的有效經驗。

用韻方面,曲和詩詞也有不同。詩詞韻分平仄(字分子上去入四聲,以上去入三聲爲仄聲),不能錯押,但是有時可以轉韻。曲則沒有入聲,平上去三聲通押,一韻到底,而且用韻較密,差不多是每句一韻。例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每句一韻的:而“鴉”、“家”、“涯”三字是平聲,“馬”字是上聲,“下”字是去聲,和諧地通押在一起。這種押韻方法可以使曲詞更加順口動聽,有濃厚的聲調美。

近體詩和詞都力避字句的重複,尤忌重韻;曲卻往往以此見長。爲了接近口語,襯字用的“了”、“的”、“兒”等助詞經常重複出現;而重韻的例子,在很多套數里都可以找到。這也是曲體比較解放的一點。不過重複的韻不能相隔太近,也不能太多;小令篇幅短小,一般也就很少出現重韻的情況。

就表現手法來說,曲和詩詞的區別也是明顯的。詩詞都講究含蓄蘊藉,偏重使用比喻或象徵——也就是比興的手法。曲則貴“尖新倩意”,“豪辣灝爛”,多用直陳白描——也就是賦的手法。每寫一件事,一定要把它寫得淋漓盡致,不留餘蘊。這在篇幅較長的套數中固然如此,即在小令中也往往這樣。這些區別,如果要用作品加以說明,例子可以舉不勝舉。這裏只就同類題材的幾首略加比較,以見一斑。例如同詠閨情,唐金昌緒《春怨》詩: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宋晏殊[採桑子]詞: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
桑覺淺李君衍大概內容

桑覺淺李君衍大概內容

幻想魚
都市 連載 37萬字
朕,絕不當昏君

朕,絕不當昏君

妖妖靈
都市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