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卻說天師到了那祖墳上,親自點了一個穴,直點在祖墳後高岡之上。衆和尚道:“恐怕忒上了些,於天罡有損。”天師道:“碧峯老爺他不比甚麼凡僧,埋得高,才照得西天近。”及至築坑砌壙,天師站着面前,吩咐工人方圓廣闊止用三尺,直深卻用一丈。衆和尚道:“欽差老爺,這個坑卻築得有些不尷尬。”天師道:“你們有所不知,碧峯老爺是個聖僧,葬埋之法自與凡僧不同。”及至紖棺入土,天師又揭開棺材來,看了長老的屍首,他便親手紖着,把個棺材頭先下,棺材腳向上,倒豎着在那坑裏。衆和尚道:“欽差老爺,這卻不是個倒埋了?”
天師道:“你們都是些俗人之見,有所不知。把他的兩腳朝天,卻不是踏着雲,躡着霧,輪動就是天堂?若是兩腳朝地,起步就蹉了地獄。我這個都是葬埋聖僧之法,載在典籍,你們莫嫌知事少,只欠讀書多。”衆和尚也只有家主僧心裏好笑,其餘的心裏喫惱。好笑的心上解悟,說道:“天師空費了這一段心機。”喫惱的不曾解悟,說道:“天師不該這等樣兒待我師父。”怎麼家主僧心上解悟?原來碧峯長老預先曉得天師到來,預先曉得天師來時有個不良之意,故此叫過家主僧來,附耳低聲,教他見了天師,只說是師父死了;又曉得天師不肯準信,教他到山門之外鄰居家裏,借了一口壽材,停柩在於方丈之內;又曉得天師一定要開棺驗屍,又教他把師父的九環錫杖,安在裏面;又曉得天師要倒埋他,教他不要違拗,憑他怎麼樣兒處分。這都是將計就計,佛爺運用之妙。
碧峯長老領了一個徒弟,又一個徒孫,坐在海潮殿上,高張慧眼,瞧着那個天師那麼鬼弄鬼弄,猛然間大發一笑,說道:“喜得我還是一個假死,若是真死,卻不被他倒埋了我!”非幻道:“倒埋了卻待何如?”長老道:“自古說得好,大丈夫頂天立地,終不然頂地立天。”雲谷道:“我和你怎麼樣兒處分他?”長老道:“有個甚樣兒處他?我和你先到南京,見了聖上,教他個一籌不展,滿面羞慚。”好個碧峯長老,金光一聳,帶着徒弟徒孫,直衝南京,來見聖上。
張天師還不解其中的緣故,倒埋了碧峯,服了這口氣,心上老大的寬快。即時間出了文殊寺,離了五臺山,諷起真言,宣動神咒,跨上草龍,雲慘慘,霧騰騰,起在半天之中,竟轉南京而來。
卻說五更三點,萬歲爺升殿,文武百官進朝。正是:
月轉西山回曙色,星懸南極動雲霄。
千年瑞鶴臨丹地,五色飛龍繞赭袍。
閶闔殿開香氣杳,崑崙臺接佩聲高。
百官敬撰中興頌,濟濟瑤宮上碧桃。
卻說萬歲爺升殿,文武百官進朝。碧峯長老到了南京,收了金光,把個徒子、徒孫安頓在會同館裏,自家竟到午門外來聽宣。只見萬歲爺和那文武百官,商議了幾宗**,裁定了許多朝政。黃門官奏道:“前日在雲路丹墀裏面和張天師賭勝的和尚,戴着瓢帽,穿着染衣,一手鉢盂,一手禪杖,站在午門之外,口口稱道聽宣。”聖旨道:“宣字輕了些。不可說宣他,只可說請他。”當駕官傳旨道:“請長老進朝。”那長老照舊時大搖大擺,擺將進朝,見了聖駕,也不行禮,只是打個問訊,把個手兒略節舉了一舉。朝廷待他比初見時老大不同,着實是十分敬重他了,請到金鑾殿上,賜他一個繡墩坐下,稱他爲國師,說道:“朕有金牌淡墨,差着天師前到國師的大剎禪林,可曾看見麼?”長老道:“說起天師來,一言難盡。”萬歲爺道:“怎麼叫做一言難盡?”長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