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菩薩蠻
溪山掩映斜陽裏,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牆紅杏花①。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②,離人猶未歸。
【註釋】
①南宋詩人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系脫胎於此句。
②柳綿:即柳絮。
【簡說】
這是一首思婦詞,景中含情,情真意切,纏綿感人。“溪山掩映斜陽裏”,“日之夕矣”,正是“雞棲於時”、“羊牛下來”的時候,而“君子于役”,教人“如之何勿思”(《詩·王風·君子于役》),因此觸動了她的心思。“樓臺影動鴛鴦起”,描寫極爲細膩,但鴛鴦驚飛未必是因爲“樓臺影動”,而適足見思婦之觸景傷情而已,而隔岸出牆的紅杏,更加撩人情思。換頭,寫她“早晚溪邊去”,去溪邊幹什麼呢?結尾“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二句,揭出本意,原來她丈夫已經三年沒回家了,她是到溪邊望郎歸。思婦眷眷的情思,在這兩句中得到充分表現。
據陸游《老學庵筆記》載:“曾子宣(曾布,字子宣)丞相,元豐間,帥慶州,未至,召還,至陝府,復還慶州,往來潼關。夫人魏氏作詩戲丞相雲:‘使君自爲君恩厚,不是區區愛華山。’”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由於曾布宦遊在外,他們夫妻也常常天各一方,勞燕分飛,詞中的那位思婦,該是有詞人自己的影子吧!蘇軾(三十九首)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縣名)人。仁宗嘉祐二年中進士,受到歐陽修的賞識。王安石變法,蘇軾表示反對,隨即出任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縣)、徐州等處地方官,又因寫詩被指爲“謗訕”朝政,在湖州被捕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接着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哲宗時召回爲翰林學士。紹聖初年,**再度執政,蘇軾又被貶到廣東惠州(今廣東惠陽縣),後遠徙到昌化(今海南島昌江縣)。徽宗立,赦還,死於常州。
在宋代文人詞的發展道路上,蘇軾的詞作起着革新的作用。其主要成就是能在內容上突破傳統束縛,“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宛轉綢繆之度。”(胡寅《酒邊詞序》)在擴大題材的過程中,做到“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劉熙載《藝概》)但又能表現出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徵。正因爲如此,蘇詞內容的豐富,題材的多樣,遠遠超過以往的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