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註釋】
①:色美。《楚辭·遠遊》:“玉色以脕顏兮。”
②釵頭:婦女的頭飾,多爲金玉器。
③燕:同,即宴。瑤池:相傳爲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簡說】
趙令疇的這首詠物詞,通篇正面描寫梅花,強調梅花的獨佔花魁,人間第一,是一篇值得吟賞的佳作。
唐賀知章著名的絕句《詠柳》雲:“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虧得作者想得新穎有趣,趙令疇也仿效他在起句雲:“春風試手先梅蕊,”春風以一雙靈巧的手,剪制了朵朵吐蕊的梅花。突出“先”字,表示梅花獨佔春先。下面先正面描摹梅花的冷豔絕俗,必須用淨水,明沙陪襯,再具體讚美梅花的品格高雅:“不受衆芳知”,不與衆芳爲伍,不受百花朝賀。“端須月與期”,只要與明月相隨相伴。林逋詠梅的千古名句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欲寫梅花的格調與風韻,不能不寫清水與明月。只有冰清玉潔的環境,才顯出梅花的靈動、高雅、清逸、純潔。這裏讚美的不止梅花,兼透露詩人的思想與寄託。看來它又不是一般的詠物詞,而是以梅寓人,寄意遙深之作了。下片,進一步寫梅,寫人。“清香閒自遠,先向釵頭見”。除梅的丰姿外,獨寫她的清香。“閒自遠”的意思,和唐王國維說他的“木末芙蓉花”“紛紛開自落”(《辛夷塢》意境相同。這芙蓉不是爲哪個人發出紅萼的;那梅也不是爲哪個人發出清香的。不過,陡然一轉,倒情願領先連同釵飾
插在那位美人頭上。這裏和:“不受衆芳知,端須月與期”一樣,都是一正一反的寫法。有正有反,才現出梅的全貌。插花的“美人”是來自《楚辭》的比興寄託,如杜甫詩中“幽居在空谷”的佳人(《佳人》);蘇軾文中“望美人兮天一方”的美人(《前赤壁賦》),也就是與梅同調的高人潔士。又用一個“先”字,再一次點明梅之不同於羣豔。最後,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想象結束,使他對梅的讚美達到了頂峯。“雪後燕瑤池,人間第一枝。”梅花不僅不畏冰雪,反在冰雪中預報春信。因此,人間天上,她不愧爲仙品。天上,她是瑤池賓客。人間,她表現了人類純美與至善之高標。一直到最後,讀者才恍然了悟這梅爲什麼是人間第一枝。不僅她佔得春先,更重要的是她的潔質清品,那必須以水、月、雪、美人、仙子相搭配的高標。這首詞寫得如此深婉有致,恐怕和趙令疇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飽經憂患的考驗有關吧。仲殊
仲殊,俗姓張,名揮,安州(今湖北安陸)人,生卒年不詳。曾舉進士。因與妻不和,棄家爲僧,法名仲殊,字師利,人或稱僧揮。因好食蜜,蘇軾戲稱之“蜜殊”。住蘇州承天寺,杭州吳山寶月寺。和蘇軾交往唱酬。蘇軾雲:“蘇州仲殊、師利和尚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予曰:‘此僧胸中無一毫髮事’,故與之遊”(《東坡志林》卷二)崇寧年間,自縊而亡。有《寶月集》,今不傳,有趙萬里輯本。詞風清麗和婉,王灼雲:“賀方回,周美成,晏叔原,僧仲殊,各盡其才力,自成一家。”(《碧雞漫志》卷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