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①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絃悽切②。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髮③。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註釋】

①汴京:本北宋首都,這時是金國首都。賜宴:這裏指招待南宋使臣的宴會。《金史·交聘表》:“大定十三年三月癸巳朔,宋遣試禮部尚書韓元吉,利州觀察使鄭裔興等賀萬春節。”按宋孝宗乾道九年爲金世宗大定十三年,韓元吉此詞當作於本年(1172)。教坊樂:唐代開始設置“教坊”,是專管宮廷中雅樂以外的音樂、歌舞以及百戲的教習、排練、演出等事務的官署,宋代亦有教坊。這裏的教坊樂指原屬北宋宮廷的音樂。

②凝碧舊池頭:凝碧池在唐東都洛陽神都苑內。《唐兩京城坊考》卷五說:“苑內最東者凝碧池……祿山入東都,宴其羣臣於凝碧池。”《明皇雜錄》:“天寶末,祿山陷西京,大會凝碧池,梨園子弟,欷歔泣下。樂工雷海青擲樂器西向大慟。王維陷賊中,潛賦詩云:‘秋槐零落深宮裏,凝碧池頭奏管絃。’”宋時汴京亦有凝碧池,辛棄疾《聲聲慢》詞小序中指出:“餘兒時嘗入京師禁中凝碧池,因書當時所見。”

③梨園:唐玄宗時樂隊演奏的地方。唐玄宗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稱梨園弟子。見《唐書·禮樂志》。這兩句是說聽到當年梨園弟子的演奏,禁不住自傷年華老去。

【簡說】

在淪陷將近半世紀的舊都汴京,作者以南宋使臣身份參加了金國的宴會,席間聽到北宋宮廷舊教坊弟子的演奏,想起安史亂時樂工雷海青在凝碧池頭大罵安祿山而的史事,不禁萬感交集。這時正值北地三月,杏花帶愁開。往日水流潺潺的御溝,如今已乾枯無聲,似乎是在傾聽那暗傷亡國的嗚咽。袁去華(二首)

袁去華,字宣卿,奉新(今江西縣名)人。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曾任善化縣(今湖南長沙市)知縣,因反對郡守於荒年向百姓徵賦而被謫爲醴陵(今湖南縣名)縣丞(縣令的輔佐),後又知石首縣(今湖北縣名)。他學問淵博,文筆精健,尤長於詞賦。有《袁宣卿詞》一卷。

安公子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