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齊王嘉平中,有謠曰:“白馬素羈西南馳,其誰乘者朱**。”朱虎者,楚王小字也。王凌、令狐愚聞此謠,謀立彪。事發,凌等伏誅,彪賜死。

吳孫亮初,童謠曰;“籲汝恪,何若若,蘆葦單衣篾鉤絡,於何相求常子閣。”“常子閣”者,反語石子堈也。鉤絡,鉤帶也。及諸葛恪死,果以葦蓆裹身,篾束其要,投之石子堈。後聽恪故吏收斂,求之此堈雲。

孫亮初,公安有白鼉鳴。童謠曰:“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南郡城中可長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諸葛恪敗,弟融鎮公安,亦見襲,融刮金印龜服之而死。鼉有鱗介,甲兵之象。又曰,白祥也。孫休永安二年,將守質子羣聚嬉戲,有異小兒忽來言曰:“三公鋤,司馬如。”又曰:“我非人,熒惑星也。”言畢上升,仰視若曳一匹練,有頃沒。幹寶曰:“後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廢,二十一年而吳平。”於是九服歸晉。魏與吳蜀並戰國,“三公鋤,司馬如”之謂也。

孫皓遣使者祭石印山下妖祠,使者因以丹書巖曰:“楚九州渚,吳九州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矣。”皓聞之,意益張,曰:“從大皇帝至朕四世,太平之主非朕復誰!”恣虐逾甚,尋以降亡,近詩妖也。

孫皓天紀中,童謠曰:“阿童復阿童,銜刀遊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武帝聞之,加王浚龍驤將軍。及徵吳,江西衆軍無過者,而王浚先定秣陵。武帝太康三年平吳後,江南童謠曰:“局縮肉,數橫目,中國當敗吳當復。”又曰:“宮門柱,且當朽,吳當復,在三十年後。”又曰:“雞鳴不拊翼,吳復不用力。”於時吳人皆謂在孫氏子孫,故竊發爲亂者相繼。案“橫目”者四字,自吳亡至元帝興幾四十年,元帝興於江東,皆如童謠之言焉。

元帝忄而而少斷,“局縮肉”者,有所斥也。太康末,京洛爲《折楊柳》之歌,其曲始有兵革苦辛之辭,終以擒獲斬截之事。是時三楊貴盛而被族滅,太后廢黜,幽死中宮,“折楊柳”之應也。

惠帝永熙中,河內溫縣有

人如狂,造書曰:“光光文長,大戟爲牆。毒藥雖行,戟還自傷。”又曰:“兩火沒地,哀哉秋蘭。歸形街郵,終爲人嘆。”及楊駿居內府,以戟爲衛,死時又爲戟所害傷。楊後被廢,賈后絕其膳八日而崩,葬街郵亭北,百姓哀之也。雨火,武帝諱,蘭,楊後字也。其時又有童謠曰:“二月末,三月初,荊筆楊板行詔書,宮中大馬幾作驢。”此時楊駿專權,楚王用事,故言“荊筆楊板”。二人不誅,則君臣禮悖,故云“幾作驢”也。元康中,京洛童謠曰:“南風起,吹白沙,遙望魯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又曰:“城東馬子莫嚨哅,此至來年纏女閤。”南風,賈后字也。白,晉行也。沙門,太子小名也。魯,

賈謐國也。言賈后將與謐爲亂,以危太子,而趙王因釁咀嚼豪賢,以成篡奪,不得其死之應也。

元康中,天下商農通著大鄣日。時童謠曰:“屠蘇鄣日覆兩耳,當見瞎兒作天子。”及趙王倫篡位,其目實眇焉。趙王倫既篡,洛中童謠曰:“獸從北來鼻頭汗,龍從南來登城看,水從西來河灌灌。”數月而齊王、成都、河間義兵同會誅倫。案成都西藩而在鄴,故曰“獸從北來。”齊東藩而在許,故曰“龍從南來。”河間水源而在關中,故曰“水從西來”。齊留輔政,居於宮西,又有無君之心,故言“登城看”也。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