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的發言不僅內容準確,而且不牽涉個人情緒。這種講法上的確定性,也經過菲爾丁–羅斯總公司以及昆廷在華盛頓的事務所的討論。
昆廷問過西莉亞:“你打算怎樣提你爲蒙太尼辭職的事?”
她曾回答:“根本不提。辭職是我個人的事,憑的是直覺和良心。既然我已回來,又代表公司,就只報告公司做的事。”
“那在公司做的所有事情上,你的良心擺在哪裏?”
“仍然完好無損,仍然沒動地方,”西莉亞斷然回答,“他們若問起我辭職的事,我會如實回答。我只是不打算主動提這事;只爲讓自己的面子好看,我是不提它的。”
西莉亞還提醒昆廷說,她辭職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當時,她就知道這是一個弱點,這也是她沒有將辭職之事公之於衆的原因。此刻,她在參議院小組委員會上說:“對蒙太尼的安全性,直到1976年6月接到澳大利亞的一份報告之前,都沒有產生過絲毫懷疑。甚至接到後也似乎沒有理由爲之操心,因爲澳大利亞政府的調查……”
她把蒙太尼事件從頭開始一步步講來,講了40分鐘。在結束時,西莉亞說:“敝公司遵照小組委員會傳票上的要求,提供了證實我這段發言的各項材料。在其他方面,我們也樂於合作,樂於回答提問。”
提問立刻開始。第一個提問的是小組委員會的律師斯坦利·烏爾巴赫,他長臉薄脣,給人的印象是難得有笑容。“喬丹太太,你提到了最先的那份澳大利亞報告,說是它有可能引起人們對蒙太尼產生懷疑。這是貴公司開始在美國推出這藥之前七八個月的事,對嗎?”
她心算了一下:“對。”
“你在發言裏提到另外兩次不利的報告,分別來自法國和西班牙。這兩次也都發生在貴公司在美國銷售蒙太尼之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