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窮人的小屋 (第4/10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雀起鄉的每戶人家都有一個收集雨水的水渠,這樣省去了打水之苦。雨水可以用來洗衣和澆灌園子裏的植物。女人們喜歡用雨水給自己和孩子們洗臉。村婦們相信雨水對皮膚好,在沒有錢買護膚品的情況下,雨水起到了美容的作用。
村婦們風雨無阻地去井裏打飲用水,一根扁擔上晃盪着水桶。爲了打發時間,一羣圍着白圍裙和披肩的婦女們就趁着打水的當兒閒聊。
有些剛結婚的媳婦讓丈夫晚上去打水,這被其他婦女看做是恥辱,因爲丈夫勞累了一天,晚上應該好好休息,而不是去做“女人的活”。直到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男人打水成了常態,偶爾有個女人去打水卻被當做異類了。
夏天枯水的時候,村民們就要從半英里外的農場水泵裏取水。那些自家花園有井的村民也不願和鄰居分享水源,因爲他們擔心自己的水井也會枯竭。他們的水井緊鎖,不管鄰居或有或無的暗示。
簡易的廁所建在花園後或者木棚邊,被叫做“雜物間”。廁所就是一個深坑上擺着一個座位,半年才清理一次。到清理的時候周圍的門窗都要緊閉,可惜封不上煙囪,那股味兒還是會直衝雲霄。
廁所的特點說明了主人的性格。有些廁所就是一個可怕的大洞,有些坐墊被刷得雪白。有個老太太甚至在坐墊上刻了一行字。
白牆上有時用黃粉筆寫着健康衛生的標語,有些還押韻。有些用聲音替代了關鍵詞語。有一個簡單明瞭的口號是:“喫得好,工作好,睡得好,XXX一天一次。”
勞拉家廁所的牆上貼着從報紙上剪下來的畫。每次粉刷牆的時候,就會換新的圖片,比如“亞歷山大港炮轟事件”的圖片上黑煙一片,“鐵路橋慘案”的圖片上一列車廂掛在海邊的鐵軌上。那時候還沒有新聞照片,手繪的圖片給了藝術家極大的創作空間。後來牆上最顯眼的地方換上了兩排政治領袖的肖像,格萊斯頓先生 面色凝重,兩眼炯炯有神。
家裏養的豬是全家人的驕傲。媽媽每天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給豬準備食物,在那口熱氣騰騰的大鍋裏不斷攪拌。孩子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採摘苦菜、蒲公英、長草之類。在潮溼的傍晚時分,他們就遊蕩在籬笆邊撿蝸牛用來給豬加餐。豬們痛快地享受這些美食,大聲地咀嚼,心滿意足地發出哼哼聲。
有時,家裏的錢不夠維持一個星期的食物。家長們就會和麪包師傅和麪粉廠主商量好,用豬肉來還之前的賒賬。最終一半的豬肉都會被用來還賬。所以經常聽見農婦說,咱要殺一半豬了。不明就裏的人聽了還以爲剩下的一半豬還會在豬圈裏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