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村裏的童年 (第1/9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牛津鎮離雀起鄉只有十九英里遠。這連村裏的小孩子都知道,因爲村口主路上豎着一塊醒目的路牌,上面寫着:“距牛津十九英里。”
孩子們從小和大人一起散步的時候,媽媽就會把這行字念給他們聽。
所以他們很好奇牛津鎮是什麼樣的,也總是愛問大人。
大人們的回答是:“牛津,那可是個大城鎮,聽說那兒的人一週能掙二十五先令,但是光房租就要花掉一半的錢。而且那裏也沒地方養豬種菜,傻子纔去那呢。”
一個去過牛津一次的女孩說,在那裏一便士就能買一條長長的粉白相間的糖棍。她給嬸嬸家一個年輕的房客擦鞋,那個好心的先生給了她整整一先令。孩子們的媽媽說牛津已經可以算是城市了,因爲有主教住在那兒,還有一年一度的遊園會。其實媽媽們知道的也不過如此。
關於牛津的問題孩子們不會去問爸爸,雖然村裏的很多男人都去過牛津,甚至有一個孩子的爺爺在牛津有家小旅店。但是孩子們早已經學會了不拿這些問題去打攪父親。因爲即使問了也不會有答案,還沒等到父親開口,母親就會嚇唬孩子說:“爸爸要發火了”,孩子們只好馬上閉嘴了。
在孩子們眼裏,牛津是一片朦朧,裏面住着主教,穿着畫裏的白色大袖子,坐在高背椅上;那裏有秋千和表演,演員們穿着椰子做的鞋;一個小姑娘喫着粉白色的棒棒糖,旁邊一雙皮鞋閃閃發光。但他們很難想象一個沒有豬圈和菜園的地方是如何生活的,要是沒有燻肉和捲心菜,大家喫啥呢?
繞過家門口的土坡,走上狹窄的村路,然後轉彎就是通往牛津的主路了,這幾乎是村裏的媽媽帶着孩子散步的固定線路。所以村裏的孩子們從小就對這條路印象深刻。
母親推着嬰兒車,埃德蒙被綁在上面滑溜的座位上,直到比埃德蒙小五歲的小玫出生後,嬰兒車又成了小玫的座駕。
這輛嬰兒車是一輛黑柳條編的三輪車,從後面推起,看上去像個老式的浴室座椅。推過石子路的時候,它搖搖晃晃,咯吱作響。那時還沒發明出橡膠輪,彈簧也是最原始的樣子。這仍然是許多家庭最珍貴的財產,那種城裏最時髦的嬰兒搖車,只有小客棧老闆的妻子纔有一輛。那些沒有嬰兒車的母親只能把孩子抱在懷裏,嬰兒被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小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