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男人在田間 (第3/9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時的雀起鄉村民,思想像是從重型的模子裏倒出來的,一點也不轉彎。偶爾還會來點冷幽默:曾有一個人見到埃德蒙在哭泣,因爲他的喜鵲被從籠子裏放出來後就沒飛回去。他說:“小夥子,別難過。你去和多嘴的安德魯太太聊聊天。然後你就能聽到喜鵲嘰嘰喳喳地叫了。”
村民們最大的美德是堅忍,不在痛苦或困難前退縮。男人會說:“快要下暴雨了,田裏的燕麥必須在晚上收進穀倉。大家加把勁,午夜前把最後一擔燕麥收回去,直到最後人都累得沒力氣走回家了。但我們都盡了力,我們幹得漂亮!”或者“一頭牛低着頭向我衝來。我沒退縮。我扯下塊鐵條,向它打去”。
女人會說:“我連續六晚照顧我年邁的母親,都是和衣而睡。但我一直在堅持,母親也在堅持,最後她挺了過來。”
一個年輕的妻子生產後會和接生婆說:“我剛纔沒退縮吧?嗯,我堅持下來了。”
村子一直延伸出教區廣闊的農場,是由以前好幾個小農場合並的,現在歸住在都鐸農舍的年老的農場主。農場邊的草地上養了馬和牛。奶牛給農場主一家和周圍的鄰居提供了黃油和牛奶。有幾塊田被改成了草料場,用來餵牛。其他的田用來種玉米和小麥。
農舍邊圍着馬廄、穀倉和裝滿肥料和農具的工棚。高大的穀倉足夠把成垛的乾草拖進去。堆料場上碼着一垛垛整齊的乾草,室內的擠奶場地方小工具卻一應俱全。
大片的農場解決了村民們的就業問題。男孩們一從學校畢業就開始在農場上工作,退役的軍人或者結婚成家的人都可以在這裏找到工作。用村裏人的話說,多隻手總歸幫得上忙。村裏的勞動力很便宜,所以總是地盡其耕。
平日裏農場的景象總是熱火朝天,馬車伕在農場工人幹活前一個小時喂好馬。男人們分成幾隊開始耕種。
如果幹活的時候下雨,農夫們就披上麻袋。天冷得結霜,他們對着手哈氣,把胳膊抱在胸前取暖。如果餓了,就摘下蘿蔔充飢,或者啃幾口給牛喫的油餅。有些淘氣的年輕人還會嚐嚐油脂做的蠟燭。除此之外,母親們擔心兒子會餓,還總是準備半個冷煎餅或者昨天剩的雜燴給兒子當點心。
喊過號子之後,大夥們開始幹活。男孩們坐在馬車上,男人們走在車旁點上菸斗。在噼啪的馬鞭聲、嗒嗒的馬蹄聲和叮噹的馬具聲的伴奏下,大隊人馬趟過泥濘的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