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鄰居們 (第6/8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勞拉長大後經常會想,瑞平頓先生有多少次在不同場合給女孩們寫謎語逗她們開心。
村裏有很多小村舍,大多漂亮得可以入畫。勞拉認識每一戶人,都是在郵局攀談時認識的。她和這些家庭不如和自己村的人熟,畢竟她在雀起鄉生活了更長時間。在燭鎮綠裏,勞拉是個觀察者。這裏的人和故鄉的人有着相似的生活,有着相似的美德、弱點和侷限。他們說着類似的鄉音,用着相似的語彙。燭鎮人的詞彙量可能更大些,用了更多時髦的詞。有個丈夫纔去世的婦女傷心地在葬禮上跳進丈夫的墓穴。有個人看了這幕冷淡地說了句:“叫得響的母牛總是先忘了自己的犢子。”
燭鎮綠裏的工人們住房條件比雀起鄉好,工資也高些。他們不全是農場的勞工,還有熟練的手藝人和負責駕馬車的。總體來說,工薪階級的工資低,生活艱辛。
商店櫥窗前的人行道是婦女們最喜愛的下午散步地點。婦女們可以欣賞櫥窗里美麗的東西,而不用花錢。要是買一卷棉線或是一盒針,還可以走進商店近距離欣賞時髦的衣服。禮拜天,女店主成了模特,身着自家店裏最好的衣裳去教堂參加禮拜。這兩個女人高而瘦,稻草色的頭髮,留着鬈劉海,高顴骨,慘白臉色,臉頰塗了腮紅。
女店主的名字很傳統,一個叫普露登絲,一個叫露絲。爲了對生意有幫助,她們把名字改成時髦的珠兒和露比。新名字很受顧客歡迎,大家爲了不冒犯她們自覺地叫她們的新名字。當着兩人的面,顧客們叫她們“珠兒小姐”和“露比小姐”。在背後,顧客叫她們“那個自己叫自己露比的”或是“珠兒,其實原名是普露登絲”。
露比小姐負責服裝,珠兒小姐負責女帽。兩者都是打扮方面的權威。如果村裏有人準備置辦一套夏裝,不知道該怎麼選,她會說“我要問問露比小姐”。雖然有些時尚建議會讓其他地方的時尚先鋒們目瞪口呆,當地婦女們覺得非常受用。那時候全村的婦女都是露比小姐的顧客,除了那些富有到可以去別處買的和貧困到買不起的。
這兩位小姐都是好姑娘,勤勞能幹又聰明。勞拉覺得她們是自負的人。有一回珠兒小姐在店裏對一位顧客說,她不明白爲什麼蕾恩小姐會找個鄉下小姑娘在郵局幫忙,比她文雅的人多了。
據說這兩位小姐的母親是位繼承人,不僅繼承到了商店,還有間布料店以及房子和土地。所以她嫁了自己喜歡的人。她愛上了來自己店裏一個聰明帥氣的推銷員,此後兩人一起給店裏增添時尚氣息。
店裏裝上了新的玻璃窗,分出服裝和女帽兩個區,店名也換成了新的。做丈夫的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了,剩下的日子就泡在酒館裏。蕾恩小姐早上朝綠地看去的時候會說:“瞧瞧那個老傢伙,瘦得像根竹竿,抖得像片樹葉。”勞拉望見那個瘦弱的身體穿着亮色的花呢外套,帶着白色的禮帽,走向酒館大門。不用看鐘也知道,這是十一點整,酒館開門的時間。有時他會回家喫頓飯,然後回到在酒館的專座,一直等到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