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村裏的變化 (第4/5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格林先生個子不高,面容精緻,舉止和妻子相比大方簡單得多。他笑的時候大大咧咧,格林太太在邊上露出不悅之色。他不如妻子那樣對言談舉止謹小慎微。格林太太常說自己是從“有教養的家庭”下嫁給格林先生的。格林先生從郵遞員做起,慢慢到了今天的職位。他喜歡閒暇時候整理花園,然後喫上一條鯡魚或者一聽三文魚罐頭。偏偏他娶了個雅緻的妻子,便不斷地被改造。
格林一家對自己的房子無限自豪,把角角落落都展示給勞拉看,連櫥櫃裏面也不放過。房間的裝修適應了建築結構。客廳裏的一套傢俱都是綠色的襯面,地毯也是綠色的。桌子上擺着邊框精美的照片,牆上掛着兩人戀愛過程的照片:“初見”、“情書”、“爭吵”和“婚姻”。客廳裏沒有書和鮮花,靠墊擺得整整齊齊,彷彿沒有人坐過。這簡直是個傢俱的展廳而不是客廳。夫婦倆週日的傍晚坐在窗邊看人來人往。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待在更加舒適的廚房。
客廳樓上的臥室有精緻的梳妝檯和鑲着穿衣鏡的衣櫥。格林太太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最時興的款式,彷彿自己是時尚雅緻的典範。勞拉只見識過自家房子陳設的簡單和蕾恩小姐家老式傢俱的踏實舒適,覺得格林太太的確品味時髦。多數人的家裏是新的舊的擺在一起,沒什麼好向別人展示的。他們偶爾會展示一兩件“奶奶家的老物件”或是“在家裏傳了幾代”的東西。
格林家沒有過時的東西,一切都是新買的,有時購買的時間和價格都是談話的內容。客廳的傢俱要七鎊,臥室的傢俱要十鎊!這讓勞拉驚異不已。不過格林先生一週兩鎊的工資也算得上富裕。
家裏的一切井井有條,傢俱、地板和窗戶擦得錚亮,窗簾和窗欞一塵不染,屋後的廚房堪稱整潔的典範。格林太太只有一個孩子,房子也比村舍大不了多少,卻花了別人兩倍的時間和十倍的精力來持家。村婦們站在門口和鄰居閒聊,抱怨着家裏的活永遠幹不完。格林太太在別人閒聊的時候埋頭做家務;她在別人坐在屋裏喝茶的時候,戴着手套擦銀器。在格林家,只要是金屬的叉子和勺子都叫做“銀器”,雖然連一點銀的成分都沒有。
喝茶的時候是格林家的獨女的秀場。小姑娘七歲,按照她父母的話說就是沒有比她更聰明的孩子了。格林太太重複着“這孩子真可愛,你真該聽聽她說的話”,女孩嘴裏嚼着蛋糕表情嚴肅。小姑娘漂亮有教養,衣着仔細,雖然受盡寵愛,也沒有被寵壞。勞拉聽到格林夫婦說不要更多的孩子的時候大爲震驚。不要更多的孩子了!他們怎麼能這樣?夫婦有了一個孩子自然會要更多的。勞拉有時候聽到一個有七八個孩子的母親說“上帝啊,請不要給我更多的孩子了”,但她從來沒聽人這麼肯定地說只要一個孩子。蕾恩小姐聽勞拉說起這件事,覺得在勞拉這個年紀的女孩前講這個問題不太合適。其實,當時已經有人知道計劃生育。蕾恩小姐說:“你不會想淌婚姻這攤渾水的。你要是聽建議,就是乾脆不要結婚。讓適合結婚的人結婚去吧。”但是勞拉想要孩子,最好是一個女孩兩個男孩。她希望有座自己的房子,裏面堆滿了書,不要精緻的傢俱,但是有各式各樣奇怪有趣的東西。
後來,勞拉接觸了很多像格林一家的人。這是新興崛起的一個階級,處在工薪階級和中產階級之間。他們有很多共同點:勤奮、節儉和愛家。他們的家庭管理有方,收入精打細算,對孩子有無限的期待。父母爲了孩子能有個好的開始不惜犧牲一切。平均家裏有兩個孩子,還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甚至沒有孩子。
男人的套裝被妻子洗熨得整整齊齊,女人有花小錢就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本事。主婦們自己會修改衣服,還做得一手好菜,讓家裏井井有條。她們的下午茶有精緻的餐巾,桌子上擺着時尚的擺設。
這羣人失去了精神的土壤。他們工薪階層的父輩們有宗教和政治信仰,他們的表達粗陋卻真實。新興的中下中產階級很少去教堂,也很少發表政治見解。一提到宗教問題,他們就對教條不屑一顧。他們最深刻的信條是怎麼讓自己看上去光鮮。他們只讀流行的書,只有那種所有人都在讀的書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沒有足夠的幽默感,只能從報紙上重複些平淡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