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村裏的變化 (第3/5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維多利亞女王慶祝了登基六十年,“和平和富足”成了全國的口號。教區議局建立,有些熱心的村民提出改革計劃,有些還被實施了。有傳說小學會提供獎學金,郡委員會派了一位烹調專家給村民上課,學校開辦了給男青年的夜間課程。大家對現代房屋設施的要求也提上了議程。
如果一個村民走運得到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她的妻子會高興地說:“這下我們能住進別墅了!”有時她就能如願從狹小的村舍搬到新蓋的房子裏。
新房子的牆壁很薄、木工活粗糙、花園潮溼。好處是前門有個漂亮的銅把手、客廳有凸窗、廚房有水池以及住在新房的滿足感。
建築工在門前鋪了幾英尺的花壇和草皮,把後花園留給住戶自己打理。花壇周圍有鑄鐵的欄杆延伸到前門。人行道邊新栽了小樹,裝點了栗子大街。
一些新房住着燭鎮綠裏的村民,多數住着燭鎮鎮的職員和店員,他們爲了享受鄉村生活或者省房租。一個五間房子的鄉村別墅需要一週六先令。勞拉的叔叔是個建造商,他說這些新房都是用二手的建材建的,地基不穩,大風就能颳倒。他放出此言有可能是打擊競爭對手,因爲他總是搖搖頭說:“我這裏從來不做廉價的生意。”
事實證明栗子大街的新房經久牢固,栗子樹繁茂鮮花爛漫,花園裏都豎着根旗杆。每戶門口都漆着主人給自己屋子起的名字:“查茲沃斯”、“那不勒斯”、“向陽邊”或是“赫恩灣”。
雖然勞拉的父親和叔叔都對栗子大街的新房頗有微詞,她自己覺得那些新房新潮好看。她覺得有些住戶給自己房子起的名不合時宜。多數住戶是新晉的中產階級。
在燭鎮郵局工作的格林先生的妻子向勞拉展示了中下中產階級的生活。格林太太來郵局的時候認識了勞拉,接着邀請她去喝茶。
格林先生家的房子和鄰居的不同之處在於窗邊的一叢綠蕨。格林太太喜歡與衆不同的東西,就種了和鄰居不同的植物。她還告訴勞拉旁邊的鄰居“太普通”:男人是個花匠,女人晾衣服的時候戴着軟布帽子,從早到晚都烤鯡魚,氣味難聞。格林太太覺得房東選房客的時候應該仔細點。勞拉挺喜歡這種“普通人”,而且也喜歡烤鯡魚做晚餐,對格林太太的態度覺得不可思議。在田間地頭工作的人都是“普通人”,這也不值得抱怨。格林太太生怕自己被當做“普通人”。
格林太太身材嬌小,不到三十歲。要不是臉上那愁雲滿布的表情,算得上一個美人。她的牙不好,沒有去牙醫那治療,只好經常抿着嘴笑。她的頭髮順滑柔軟,雙手細嫩,每次洗完茶具都要擦上冷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