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村裏的變化 (第2/5頁)
弗羅拉·湯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德拉菲爾家的孩子週日禮拜穿白色的童鞋和網眼的襪子。除此之外的時間,她們就光着腳到處跑,這讓村民大爲喫驚。孩子們自己非常喜歡在灰塵裏亂踩,或是在泥巴里留下腳印。孩子們平時穿棕色的短罩衫,上面有精緻的刺繡,總被穿得髒兮兮的。
“那些要命的孩子呦!”有些村民這麼叫她們。幸好她們的聰明漂亮彌補了欠妥的禮儀。有村民說:“幸好我們不用叫她們小姐。”其他這種身份的孩子尚在襁褓就被叫做“先生” 和“小姐”,她們兩個就被大家直呼其名。牧師說起自家的孩子就用教名。有的家長喜歡給自己的孩子名字前加個前綴。有家最小的孩子被家長和僕人叫做“寶寶小姐”。
新牧師改變了村裏窮人卑躬屈膝的態度。德拉菲爾先生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平等的和窮人交流,不帶居高臨下的神氣。鄉紳們也耳濡目染,受到了影響。村民們依然從教堂領肉湯和毯子,有些人對舊時光念念不忘,更多的人對教堂平等的新氣象歡欣鼓舞。很快教區的教民們都爲自己的新牧師感到驕傲。
德拉菲爾先生第一次佈道就受到大家的稱讚。有些一去教堂就打瞌睡的人說“他能讓人保持清醒”。那些關於對友鄰坦誠相待的陳詞濫調直讓人眼皮打架。但是德拉菲爾先生一開頭是引人入勝的“有天我聽見咱們一個教區的弟兄說”或“也許你們讀到了上週報紙的新聞”。
佈道的內容詼諧有趣。雖然在教堂大聲說笑是不允許的,偶爾一兩次會心的微笑讓聽衆心情愉悅地接受佈道的意旨。德拉菲爾先生從來不言辭激烈,提不到地獄,也少提到天堂。他描述的人世沒有那麼悽慘黯淡。即使他有時在講經臺上發出讓人悔改的言辭,內容也不針對個人,沒有教民覺得被冒犯了。有個聽佈道的人甚至說“這樣的佈道,讓人覺得高了兩英尺”。
德拉菲爾先生得當的措辭、雄辯的口才、配合得當的體態、洞徹人心的眼神爲他贏得了村裏最好的佈道者的榮譽,有人說他是郡裏最好的。很快,周邊教區的甚至燭鎮鎮上的人都來聽他佈道。夏天的週日晚上,教堂裏的走道都擠滿了。連雷恩小姐這樣不太去教堂的人都會出席,她的評價是“講得不錯!把達爾文的書遞給我一下。偶爾聽聽佈道能給進化論添點不同的聲音”。她的一點點不以爲然和村民們的狂熱追捧相比顯得微不足道。德拉菲爾先生的名氣在感恩節達到了巔峯:《燭鎮新聞》的記者來報道他的佈道內容。教民們把報紙寄給在倫敦、北部或是英屬殖民地的孩子們,說是“爲了讓他們知道燭鎮綠裏不是那個不微不足道的小地方了”。
雖然德拉菲爾先生越來越受歡迎,他的不拘小節在大家眼裏成了惹人喜愛的地方。一個農夫的女兒主動請纓去牧師家幫忙,這樣德拉菲爾太太再也沒有爲女傭的問題頭痛過。勞拉離開燭鎮綠裏的時候,教堂的婦女爲誰來裝飾教堂的事都能爭搶起來,她們還願意分擔爲牧師家修補衣物的職責。德拉菲爾先生收到了無數雙婦女們做的拖鞋,估計只有蜈蚣才能穿得過來。牧師家的兩個小女兒經常被請去喝茶,受到盛情款待。如不是她們被送進了寄宿學校,兩個孩子的胃口肯定要被村民們寵壞了。對窮苦的村民來說,雖然德拉菲爾先生不如前任的牧師那樣受人尊敬,但是他更受人愛戴。
德拉菲爾先生在燭鎮綠裏的春風化雨很短暫。勞拉離開的一兩年後,她從信裏得知,德拉菲爾先生將在倫敦任職,以後將在新的教堂裏爲燭鎮的人們禱告。他不僅在精神上引導了燭鎮的人民,還打破了傳統的偏見,無疑在村裏留下重要的一筆。
村民漲了工資。務農的薪水由一週十二先令漲到了十五先令。嫺熟的手藝人按小時收費。布爾戰爭後,物價也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