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罕·帕慕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4]內扎米《祕密寶庫》第12個故事關於醫生比賽的故事梗概:兩位醫生比賽誰配的毒藥更厲害。一位醫生先配好毒丸給另一位醫生,後者從容吞下,又服下自己配的一粒解藥,輕易化解了毒性。然後,後者摘下一朵花,對花贊唸了句咒語,遞給前者嗅聞。結果,前者因驚懼過度倒地身亡。該故事旨在闡釋蘇非神祕主義所認爲的對真主聖名的贊念,具有無邊的神力。
[15]即霍爾莫茲四世,伊朗薩珊王朝(224—651)第22位國王,579—590年在位,是內扎米的《霍斯陸與席琳》的故事主人公霍斯陸·帕爾維茲的父親。在菲爾多西的《列王記》中,霍爾莫茲四世是一位暴君,登基執政之後,相繼毒殺了侍奉過先父的三位文書祭司。
[16]魯米(1207—1273),即莫拉維,波斯蘇非神祕主義大思想家、詩人,其六卷敘事詩集《瑪斯納維》系蘇非神祕主義思想集大成之作,在伊朗具有崇高的地位,被喻爲“波斯語的《古蘭經》”。小說這裏講的“丈夫在樹上抓到妻子和她的情人”的故事出自《瑪斯納維》第四卷,故事梗概如下:妻子欲與情夫偷情,又怕丈夫看穿,便狡詐使計,爬上一棵樹往下看,謊稱看到丈夫與別的女人偷情。丈夫說,是你在樹上頭昏眼花,看錯了。妻子下樹來,讓丈夫上樹去採水果,自己便在樹下與情夫偷情。丈夫看見了,憤怒地說:你與何人偷情?妻子說:那是你在樹上看花了眼。該故事將“樹”比喻爲人認識絕對真理的幕障,人只有從“樹”上下來,撇開幕障,才能認識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17]賽義德·米勒克,具體生卒年不詳,沙哈魯國王在赫拉特的宮廷畫坊總監,著名的細密畫大師。貝赫扎德是個孤兒,從小就進入米勒克的畫坊中學畫,師從米勒克。貝赫扎德的早期風格完全受米勒克影響,後來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米勒克最傑出的細密畫作品是爲印度波斯語詩人阿米爾·霍斯陸(1253—1324)的《五卷書》繪製的插圖,大約作於1485年。
[18]米爾扎·穆罕默德·哈依達爾·杜格拉特(1449—1551),歷史學家,著有波斯文史書《拉失德史》,該書共兩編,敘述了14世紀後期至16世紀中期中亞地區的歷史,及其人文故事。
[19]即蘇爾丹·侯賽因·巴伊伽羅(參閱第25頁注[1])於1468年佔領赫拉特爲王,統治該地區達38年之久(1468—1506),他本人才華出衆,也是位詩人,網羅了大批詩人和藝術家在自己宮廷中,“赫拉特畫派”在他統治時期臻於鼎盛,貝赫扎德也在這時期創作了一系列偉大的細密畫作品。
[20]蘇非神祕主義認爲肉眼是人認識真理的幕障,肉眼所看到的東西是幻,真理只能用心靈之眼去覺悟。一位細密畫大師在失明之後畫出的作品,往往勝過其失明之前,因爲他已經超脫了肉眼的紛撓,達到了心靈的至境,完全憑着記憶去畫。這種記憶被認爲是真主先天賦予人而又被後天所矇蔽,細密畫大師經過長年的修煉,重新獲得了這種記憶。一位傑出的細密畫大師在自己的繪畫中沉浸於真主的視角,長年的聚精會神,使畫家本人的個人精神漸漸消融在了其心靈所覺悟到的絕對精神之中,進入一種寂滅狀態,這時會獲得一種時間的永恆感。這正是蘇非神祕主義所宣揚的“人主合一”的至境。因此,一位細密畫家的失明,往往被認爲是真主的恩賜,是進入到安拉的“高貴的夜間”。見《古蘭經》第97章“高貴”第3-4節經文:“那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千個月,衆天神和精神,奉他們的主的命令,爲一切事務而在那夜間降臨。”
[21]傑拉列丁:不詳。可能是貝赫扎德的師傅賽義德·米勒克的尊稱,意爲“宗教的榮光”。
[22]晡禮:穆斯林一天五次禮拜中的第三次禮拜,時間是從日偏西至日落,共四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