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罕·帕慕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5]白羊王朝(1467—1514),伊朗帖木兒王朝末期土庫曼人在伊朗西北亞美尼亞地區興起的地方性王朝,替代黑羊王朝,統治了伊朗中西部大部分地區。
[6]高個子哈桑:即哈桑·貝克·本·阿里·奧斯曼(1467—1477年在位),白羊王朝的開國君主,因身高過人,以“烏宗·哈桑”之名著稱,“烏宗”即“高個子”之義。
[7]1467年,賈杭王在征伐剛剛興起的白羊王朝的途中,反被白羊王朝君主烏宗·哈桑(即高個子哈桑)偷襲得手,被殺。
[8]即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1453年征服拜佔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因此被稱爲“征服者”,1457年他將奧斯曼帝國首都從埃迪爾內遷到君士坦丁堡,並將該城更名爲伊斯坦布爾(即伊斯蘭的城市)。這時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王公們害怕穆罕默德二世進一步西進,便慫恿煽動白羊王朝君主烏宗·哈桑進攻安納託利。1472年穆罕默德二世派軍前往安納託利,迎戰來犯的白羊王朝軍隊。後者慘敗,哈桑的一個兒子喪生,他自己則逃回了大不里士。
[9]即蘇萊曼大帝,奧斯曼帝國最偉大的君主之一,自稱“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衆蘇丹之蘇丹”。1520—1566年在位,在他統治期間,奧斯曼帝國達至鼎盛。是本小說中蘇丹陛下(即穆拉德三世)的祖父,被稱爲“卡努尼”(即立法者),因此,一般又稱“立法者蘇萊曼大帝”。
[10]帖木兒(1336—1405),伊朗帖木兒王朝(1370—1505)開國君主,開啓了波斯細密畫藝術最繁榮的時代。
[11]帖木兒最初把王朝的都城建在撒馬爾罕。帖木兒死後,其子沙哈魯(1405—1446年在位),以赫拉特爲都城,下令修建了著名的赫拉特大圖書館,成爲當時文化藝術的中心,爲“赫拉特畫派”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沙哈魯死後,其唯一健在的小兒子烏魯·貝格(即烏魯大公)在撒馬爾罕登基稱王(1447—1449年在位),這時早死的大兒子吉耶蘇丁·拜松古爾(1397—1434)之子阿勞烏·杜萊不服,在赫拉特自立爲王。烏魯·貝克在兒子阿布杜拉提夫的協助下,於1448年佔領赫拉特,驅逐了阿勞烏·杜萊。阿布杜拉提夫並非孝子,雖然宣稱要製作一本精美的細密畫圖書來獻給父親,但轉眼之間,於1449年10月便弒父登基,但在位不足六個月就被其父親手下侍從殺死。帖木兒的這幾位兒子、孫子、曾孫皆是細密畫藝術的狂勢追逐者,尤其是沙哈魯的大兒子拜松古爾,迷戀細密畫藝術,不問政事,其父建立的赫拉特大圖書館,實際上是他在管理經營,“赫拉特畫派”在他管理期間逐漸形成,並在貝赫扎德時期達至頂峯。拜松古爾還曾派遣細密畫家代表團到中國研習繪畫藝術,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接見。
[12]這裏作者將歷史史實與菲爾多西《列王記》中關於亞歷山大的故事揉合在了一起。歷史史實是: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率軍徵波斯。公元前330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36—公元前330年在位)被亞歷山大的軍隊擊敗後,被部將所殺,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9—公元前330)滅亡。菲爾多西的《列王記》將亞歷山大寫成波斯國王達拉布的兒子,亞歷山大遠征波斯是爲了從異母兄弟達拉手中奪取王位。達拉被手下部將所害,臨終前,亞歷山大趕到,抱着自己的異母兄弟達拉痛苦不已。伊朗人心中的這種大伊朗主義情結使他們將亞歷山大遠征波斯看作兄弟之爭,把亞歷山大視爲統治伊朗的伊朗國王之一,而非入侵者。因此,波斯文學作品中的亞歷山大幾乎都是正面形象,是一位偉大英明的君主。
[13]薩迪(1208—1292),波斯古代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薔薇園》、《果園》、《薩迪抒情詩集》等,小說這裏“教師愛上英俊學生”的故事出自《薔薇園》第五章:一位老師對自己的一位英俊學童心生愛慕,從不呵斥。學生請老師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改進。老師說,你在我眼中完美無缺。該故事反映了蘇非神祕主義的神愛思想,即通過對真主的狂熱愛戀,使個體精神在這種愛的激情中與真主的絕對精神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