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維亞·畢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2>
(一)</h2>
一九六四年,海明威的回憶錄《流動的盛宴》出版,回憶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巴黎文藝圈。書中對許多在巴黎活動的作家頗有不遜之詞,但有一段描寫卻充滿了讚揚:“西爾維亞有一張生動的,如同雕塑般輪廓清晰的臉,她褐色的眼睛如同小動物般充滿活力,又如同小女孩般充滿快樂。她的波浪般的褐色頭髮往後梳,露出她漂亮的前額,在耳朵下剪短,與她褐色的天鵝絨外套的衣領相平。她的兩條腿很漂亮,她善良,愉快,非常有趣。她很喜歡開玩笑,也喜歡八卦,在我認識的所有人中,沒有人比她對我更好。”
被描寫的是西爾維亞·畢奇,《流動的盛宴》出版時,畢奇已去世兩年。在畢奇之前幾年出版的回憶錄《莎士比亞書店》中,她對海明威也有許多同樣溫馨的回憶和由衷的讚揚。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四一年間,畢奇的莎士比亞書店是大洋兩岸英語法語作家的聚集地,這裏既是書店,也是圖書館,一批又一批的作家到這裏來買書、借書、會朋友、聊天、喝咖啡、談心事。龐德、喬伊斯、海明威、斯坦因、菲茨傑拉德、拉爾博、羅伯特·麥卡蒙、多斯·帕索斯、桑頓·懷爾德、曼·雷、茱娜·伯恩斯、尚松、普雷沃斯特、麥克利什、萊昂——保爾·法爾格、紀德、布萊荷、保爾·瓦萊裏、喬治·安太爾、亨利·米勒、托馬斯·伍爾夫等等。莎士比亞書店是自我流放的作家們在巴黎的家,是他們收取信件的穩定的通訊地址,是他們的“左岸銀行”和“郵政總局”。
畢奇是一位古怪的書商兼圖書管理員。她的圖書館毫無系統,她要出售的書上從無價碼,她更沒有任何營銷活動。而且,她與她要賣出的每一本書都難捨難分。但她是位好書商,因爲她知道不同的讀者需要不同的書,她曾形容她的工作,說向讀者推薦書,就像是鞋店老闆爲顧客找鞋子一樣,非得合腳纔行。一九九一年出版的《莎士比亞書店》新版中,有美國詩人、出版家詹姆斯·拉何林(James Laughlin)寫的序言,其中一段描寫了畢奇的書店:
和現在的許多書商不同的是,西爾維亞鼓勵顧客們在書店裏隨便讀書。對她來說,莎士比亞書店不只是一個生意,它更是一個事業,是爲最好的文學作品服務的事業。她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就博覽羣書,閱讀極廣,她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文學品位。爲了鼓勵大家隨意閱讀,她還特地到跳蚤市場上去買了好幾把巨大古老的扶手椅回來,我還能記得,這些椅子坐上去非常舒服。所有的書架都是靠牆擺着的,書店的中間部分是開放式的,就像一間起居室一樣,明亮的光線能通過窗子照進來。你一走進商店,目光馬上就會被兩面牆的書架之上掛着的作家們的照片吸引住,最重要的位置上掛着惠特曼、愛倫·坡和王爾德(還有兩張非常精美的布萊克的素描),其他還有當時所有一流作家的照片——喬伊斯,龐德,勞倫斯,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等等。書店裏的一個支架上,擺放着當時最出色的評論雜誌:《小評論》、《掃帚》、《日晷》、《這一區》、《千冊詩評》、《自我主義者》、《新英文評論》,當然還有尤金·約拉斯和他的同仁們“語言革命”的陣地《變遷》。一九三六年,我的新方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年鑑就是題獻給“語言革命”的。因爲冬天沒有暖氣,所以,在書店中還有一個爐子。在旁邊有一個小房間,需要時,西爾維亞或哪位沒有地方住的作家可以在那裏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