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維亞·畢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 安德烈·尚松(1900——1983),法國作家、檔案學專家。
[2] 司各特在漫畫上稱這一晚爲“聖詹姆斯節”。還有一次,爲了表達他對喬伊斯的敬仰,他要從一扇窗子上跳下來,喬伊斯驚歎道:“這個年輕人可能發瘋了,他這樣做是要受傷的。”喬伊斯後來在司各特的那本《尤利西斯》上爲他題字並簽名。
[3] 金·維德(1894——1982),美國導演。
[4] 埃莉諾·波德曼(1898——1991),美國女演員,以無聲電影著稱,1926——1931年間是金·維德的妻子。
[5] 讓·普雷沃斯特(1901——1944),法國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抵抗運動中犧牲。
[6] 艾杜亞·賀瑞歐(1872——1957),法國激進的左派政治家,在20到30年代期間曾三度出任法國第三共和國的總理。
[7] 麥克萊許於191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之後留校執教一年,並做過三年律師。
[8] 路德維克·陸爲松(1882——1955),美國文學批評家、小說家和翻譯家。
[9] 哈特·克萊恩(1899——1932),美國詩人。
[10] 是安太爾和電影藝術家費南德·拉傑(Fenand Leger)合作的項目,但是電影和配樂直到90年代才真正合爲一體。在樂曲在音樂廳演出中,“芭蕾”的表演者不是演員,而是機械,包括自動鋼琴、飛機的螺旋槳和電鈴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