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維亞·畢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尤利西斯》的法文版的節選在《交流》上刊登之後,馬上就引起了這本書的一位大專家的注意。《交流》上的節選刊出後不久,斯圖爾特·吉爾伯特就到書店來找我了,其實,我應該按照法國人的習慣,直接稱呼他爲吉爾伯特就行了。
我一直很喜歡他的來訪,這位心地善良的英國人充滿着令人愉快的幽默感,言談風趣,有時又有些荒謬刻薄。他曾經在緬甸做過九年的法官,而且,據他說,他的工作就是對犯人施以絞刑。但我總覺得他的這個故事充滿了水分,這根本不符合他的性格,因爲他曾經做過那麼多好事,所以他不可能允許自己去做那種壞事。
吉爾伯特是《尤利西斯》的第一批崇拜者,而且,他的博學多識也讓他對此書有特別的理解。除了喬伊斯以外,這個世界上不再有第二個人能比得上吉爾伯特對這本書的理解。他的眼光非常敏銳,從剛剛在《交流》上發表的法文版的節選中,他已經看出了一兩個錯誤[29],這個譯本的譯者是奧古斯特·莫瑞爾,這位年輕的詩人承擔了這項巨大的工作,雖然他的能力極強,但是譯文中的遺漏還是不可避免。莫瑞爾曾經翻譯過弗朗西斯·湯姆遜(Francis Thompson)、布萊克、鄧恩等作家的作品,阿德里安娜和拉爾博都很推崇他的翻譯,他們說服了他放下他手上正在翻譯的一本英國詩集,接受了翻譯《尤利西斯》的重任。但是,他也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他的翻譯必須由拉爾博來進行校對。到了一九二四年,整個翻譯完成了,他們倆準備一起再過一遍,斯圖爾特·吉爾伯特就毛遂自薦說如果拉爾博和莫瑞爾願意接受他的幫助的話,那麼他這個英國人的服務可能會有些用處。
當時,《尤利西斯》的法文本是由阿德里安娜出版的,所以,她立刻就接受了吉爾伯特的提議,這個提議也得到了拉爾博和莫瑞爾的贊成。翻譯此書是一件困難重重的重任,所以,吉爾伯特的幫助是他們不可或缺的。要感謝吉爾伯特,他們避免了一些翻譯上的錯誤,也去掉了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我敢肯定,對於譯者和要對譯本最後負責任的拉爾博來說,他的幫助非常之大。
當然,這幾位合作者之間也有摩擦,其中承受壓力最大的,當然要數阿德里安娜。因爲拉爾博不僅想修正莫瑞爾的翻譯,有的段落他還要重新寫過,莫瑞爾對此當然有反對意見。我猜想脾氣急躁的他肯定對拉爾博出言不遜,接着,他也開始對吉爾伯特生氣,他覺得吉爾伯特太會字斟句酌,所以,一氣之下,莫瑞爾就撂挑子不幹了。就在這個時候,身體一向不太好的拉爾博也生病了,他搬到了維希鄉下的房子裏養病去了。剩下來的只有吉爾伯特和阿德里安娜,他告訴我,他們花了無數個下午,在阿德里安娜書店的後屋裏完成這項翻譯工作。
【註釋】
[1] 詩人T.S.艾略特的作品。
[2]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美國現代主義作家、意象派詩人。
[3] E.E.卡明斯(Edward Estlin Cummings,1894——1962),美國詩人、畫家、散文家、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