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維亞·畢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4] 這個展覽開始於1926年4月20日,共持續了兩個月的時間。
[5] 當時美國大學纔剛剛開始教授有關美國文學的課程,流亡在巴黎的年輕的美國作家們很難和美國本土的文學傳統認同,許多人覺得美國傳統上雖然有文字,但是沒有文學,他們覺得惠特曼充其量只不過是美國民主、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拉拉隊,根本算不上是現代作家。畢奇把惠特曼看成是現代美國文學之父,但是她知道其他的年輕美國作家們不同意她的觀點。雖然艾略特、海明威、安太爾、芭妮等都出於與畢奇的友誼參加了開幕式,但是他們根本沒有興趣討論惠特曼,大家最欣賞的,還是那面大國旗。
[6] 美國作家懷特(1899——1985)的散文集《野菖蒲》(The Wild Flag)出版於1946年。此處,作者使用了書名的字面意思。
[7] 兩家出版社都開始於1923年秋天。
[8] F.M.福特(1873——1939),英國小說家、詩人、批評家、編輯。
[9] 威廉·伯德(1888——1963)是一位記者,出版只是他的業餘愛好,但卻以此而名傳後世。他於1922年創立三山出版社,龐德是他的編輯之一。1928年,Nancy Cunard接手三山出版社,改其名爲時間出版社(Hours Press),繼續出版許多現代派的文學作品。
[10] 塞納河上的一個小島。
[11] 傑克·坎恩(1887——1939),英國作家,尖塔出版社創立於1929年。
[12] 《芬尼根守靈夜》中的一個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