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維亞·畢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2] 他的祖父是英國先拉斐爾畫派的Ford Madox Brown。1908年,他創立了《英文評論》,發表哈代、康拉德、高爾斯華綏、葉芝等人的作品。1924年,創立《大西洋兩岸評論》。
[23] 一戰中,福特是威爾士軍團的一名上尉,1916年,在所門之戰中,他患炮彈休克症,1917年因殘疾而退伍回家。他的詩作《安特衛普》被T.S.艾略特稱爲是關於戰爭的唯一一首好詩。
[24] 也是《芬尼根守靈夜》中的一部分。
[25] 沃爾許只編輯了這本雜誌的第一和第二期。他於1926年在蒙特卡羅因肺結核而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26] 凱·博伊爾(1902——1992),美國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20年代在巴黎時,她曾是沃爾許的情人,二人育有一女(在沃爾許去世後纔出生)。
[27] 《前年》中的一部分寫的是沃爾許去世前幾個月他們倆的愛情。
[28] 1929年,約拉斯在《變遷》雜誌的第16/17期上發表了一篇有關寫作的《宣言》,《宣言》中充滿了如“英國語言的革命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時間是一個應該被廢除的暴君”,“作家表達,而不是交流”等等激進的言論。約拉斯不遺餘力地捍衛《正在創作的作品》(即後來的《芬尼根守靈夜》),他認爲這部作品是對他的《宣言》的最好寫照。《變遷》從1927年創刊時起,一直到30年代,發表了這部作品的許多片段。《變遷》上所發表的還包括許多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達達主義的代表作。
[29] 據吉爾伯特的太太說,他發現了好幾處非常嚴重的翻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