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維亞·畢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家都知道,有一段時間,紀德對拍電影非常感興趣,他曾經出售了他的許多書籍,籌集資金和年輕的導演馬克·阿雷格萊(Marc Allégret)[3]一起去剛果收集資料,那是現在已經名聲大振的導演的處女作。這部電影的編劇是紀德,攝影是馬克·阿雷格萊,它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拍攝出來的,不是很專業,但是它在老鴿舍劇院首映時,還是讓大家欽佩不已。紀德寫的關於剛果的書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贊同,但是紀德才不在乎官方或者公衆的評論呢,他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管是在俄國,在殖民地,還是在家裏。[4]
馬克·阿雷格萊是我的好朋友,他經常到書店來,有一次,他給我帶來一隻烏龜,說是紀德送給我的禮物。他還說這隻小烏龜的名字叫阿格萊(Aglaé),後來,我從某處得知美國作家卡爾·凡·韋克頓(Carl Van Vechten)也有一隻小烏龜叫阿格萊,看來這是人們愛給烏龜起的名字。
說起烏龜這種禮物,我能模糊地記起紀德告訴過我,當他還是一個學生時,他曾和一個同學用烏龜捉弄過他們的門房。他允許我在這本回憶錄中講述這個故事。
那位門房在她看門的地方養了一隻中等大小的烏龜,那兩個男孩找到了一隻大些的,等到門房轉身背對他們時,他們就把兩隻烏龜對調了一下,她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有什麼區別。男孩們接着就用越來越大的烏龜一次次進行調換,他們聽到門房讚歎她的寵物長勢之快,並對烏龜的這種習性表示驚奇。烏龜長得太大了,佔據了不少空間。然後,它就不再長了,因爲這兩個男孩找遍巴黎,再也找不到更大的烏龜了。現在,他們決定讓烏龜越變越小,可憐的門房驚慌失措,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烏龜明顯地縮小,最後,她的烏龜變得只有一顆紐扣那麼大。
那以後不久,門房就消失了,男孩們擔心地前去詢問,被告知她去休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