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密室中的密室 2 我、敦子與禮二郎 (第1/11頁)
京極夏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出了家門雖然是好的,但我爲了不知如何到雜司谷而稍感困惑。豐島那一帶已經好幾年沒去了,學生時代和夥伴們曾一起去看鬼子母神祭典,那算是最後一次吧。從那以後,就沒再去過,所以不清楚怎麼去。說起來,我對那一帶,從戰前以來就沒什麼印象。巢鴨有瘋人院、也有拘留所,後面則全是墳墓。那是我的印象。
當然,目白有學習院大學、池袋也有立教大學等,可是我對那裏的印象很淡,加上豐島區被嚴重地空襲過。聽說大部分建築都被燒燬了。後來在燒掉的地方興起了黑市。
燒焦土地上的秩序恢復了。瞄準那極短暫的空隙,黑市很自然地發生了。在最興盛的時期,全日本有一萬五千個黑市。
我討厭黑市。沒有秩序。蜂擁而至的許多粗暴的聲音。混沌中的壓倒性的自我主張。強韌的生命力。這一切,都是我所厭惡的。因此,我一次都沒去過黑市。
有人說,那其實是人類本來的強韌的姿態。這大概也算說中了。我想,如果沒有黑市的強韌,恐怕也沒有今天的復興吧。可是,即使說那纔是像人樣的生活方式,那至少我本身是不願意那樣地過活的。
戰爭完全不顧個人意願奪取了人的生命。在戰場,人當然無法人模人樣地過活着。但如果將人模人樣的定義設定爲是動物沒有、而只有人才持有的特性,那麼,在戰場上,重複進行殺戮的異常行爲,那也算是人模人樣吧。如此一想,人模人樣地活着,究竟是怎麼回事?我愈來愈不懂了。在那個戰場,有如野狗似的害怕面對死亡的恐怖,但也可以想,惟有那時的自己才最像個人。
因此,我對黑市感到……的真正面貌,既與捲入異質世界的異鄉人的疏離感,也和沉入無底沼澤的小動物的恐怖感並不相同。是預感自己內在的黑暗泄漏的恐懼。因爲有那種預感,所以我逃避着那個地方。
我知道自己內在潛藏着相反的性格。違悖道德、喜愛黑暗的旺盛的生命力。我想將這些用蓋子遮蔽住。黑市的特質,如同引誘飛蛾的燈似的,引誘着那樣的我。因此,我更需費力地躲開那個地方。爲了一輩子蓋住自己內在的黑暗生活下去的關係。
黑市在戰後立刻受到法律的限制。可是,那無疑只是爲黑市蓋上反體制的烙印而已,反而促使那地下活動的性質更加速發展。尤其是池袋那一帶的夜市,每當受到鎮壓後嚴重的程度有增無減。於是,慢慢地,對我而言,池袋比起上野、新橋更難接近,成爲一塊特殊的地方。其結果,總而言之,豐島那一帶簡直有如鬼門關似的,我堅決持續地躲避着。
那個池袋的黑市也在去年終於消失了。雖然那陰霾似乎尚未完全拂拭,但我聽說現在整齊的車站廣場正逐漸完工中。我躲避的理由已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