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01
趴在窗臺上,我呼吸着這個城市的味道——家的味道。
瞭解一個人,需要多長時間?
同在一片藍天下,每個人卻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就好像我和彬,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八年時間,我居然並不瞭解他。
何況,彬本是個很普通的人。
一九七○年十月在北京出生,隨爺爺奶奶長大。因爲父親在人大工作的關係,小學就讀於人大附小,成績優秀,被評爲市級三好學生,保送至人大附中。期間,所有老師對他都是交口稱讚:聰明,要強,學習刻苦,懂禮貌,愛勞動,對擔任的工作盡責,有原則,重細節。同學的評價則分爲兩個極端。部分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他簡直就是人大附小的驕傲。”另外的絕大多數卻只會輕蔑地翻白眼:“韓彬?就那個愛打小報告拍老師馬屁狐假虎威的孫子?”
上了初中,他開始映現出一個青春期叛逆少年的標準側影:酷愛體育運動、好面子、喝酒、打架、早戀、抄作業、和老師頂嘴……學習成績自然更是一落千丈。勉強考進中關村中學高中部,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初中三年,他留給同學與老師的印象都差不多:流氓假仗義,虛僞,愛現,不上進,就喜歡泡妞,完全不上進,總和一些社會青年混在一起,跟同學的關係也處不來。
就這麼個人緣極差的孩子,在高中卻搖身一變成了老好人:學習成績不好不差,對待師長不卑不亢,跟同學的關係融洽但不過於親密。無論老師或同學,似乎每個人對彬的印象都很模糊:會打籃球、踢足球,該進的球能進,有難度的也別指望超常發揮;有禮有節,偶爾會罵街,但不至“出口成髒”;打架也上手,不過自己從不主動挑釁碼架;考試就沒上過八十分,也沒有過不及格;熱心腸樂於助人,不過肯定不屬於事事兩肋插刀的英雄好漢……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彬逐漸學會世故,邁向成熟,同時淪爲平庸。
我願意相信,如果不出意外,這本應是一個普通人走向平凡、幸福歸宿的正常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