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村誠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泉對這條野獸出沒的小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對動物來說,路意味着什麼呢?他出於對動物廣泛的興趣和頑強的毅力拍攝下的成果,成功地顯示出迄今爲止像謎一般的小路上的“交通情況”以及來往於這條路上的動物的生態,使動物的生態研究出現了新可能性。
最初的研究課題是他想研究出一種能在動物出現時將信息傳導給照相機的感應裝置。今泉決定使用光電管。金屬以及某種半導體具有接受光釋放電子的性質,利用這種原理將光的強弱轉換成電能的電子管就是光電管,它是由放出光電子的陰極和接受光電子的陽極構成,陰陽極之間產生電磁波,當電磁波被物體遮擋時,就會轉換成電信號。
光電管的用途十分廣泛,可用於測量、通訊、自動控制等方面,還可以作爲感應裝置,安全確認裝置等。基於以上這些用途,今泉才認準了光電管。
從理論上講,將這種裝置安放在獸道兩側,通過這一裝置的動物就應當被照相機拍攝下來。
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首先,要不讓動物意識到感應器的存在,就不能使用可視光線。電源只能使用電池,這樣就必須儘量減少電能的消耗。此外,由於裝置要安放在野外的高山上,這就要求它經得住風、雨、雪等自然現象及一年四季溫差的劇烈變化,以保持穩定的工作精度。
今泉終於製造出能滿足各種條件的試驗裝置,但在實際拍攝中還是發生了許多問題。
爲拍攝夜行性動物,必須配有閃光燈,而閃光燈的耗電量之大出乎預料。爲了找到合適的電源及防止因潮溼引起的漏電和解決發光不良等問題,今泉忙得不亦樂乎。
起初他將感應裝置安放在離東京一側冰川地帶的村落約3公里左右的登山路上,但沒想到被那些不懂事的登山者、遊客亂動亂玩,使苦心研製的試驗裝置毀壞了三臺。
他只好離開登山路,重新進行試驗,之後就將感應裝置和相機安放在奧秩父山的和名倉山、三峯山兩峯之間的低陷地區、海拔在1200米到1300米左右的龍洞谷附近的獸道上。爲了掌握動物的通行情況,他在AB兩點之間各安置了性能完全相同的裝置。AB間的距離爲2500米。據說這裏是奧秩父祕境的最深處。和名倉山已因爲濫伐變得光禿禿了,但龍洞谷的原始森林卻依然保持如初。這樣,和名倉山上的熊、鹿、野豬、猴子、松鼠、鼯鼠、狐狸、野兔及其他動物都彙集到龍洞谷,這裏也就成了動物們的最後樂園。把相機安置在這裏是再理想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