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此時人們對高考的研究來說,他的想法和論述,都是相當有價值的,得以刊登,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而在老馮眼裏,一下子發出了這麼多篇文章的人,肯定是個有故事的人,他頗感同情的道:“你要重視起來,哪怕楊銳不理解,你也要理解了以後勸說他,告訴他,現在是改革開放了,時代不同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說知識越多越反對了,相反,我們會保護人才,尊重人才,重視人才……其實,這位同志應該也是有認識的,你看看,這麼多篇文章集中發表,估計也是他多年以來的積累,所謂厚積薄發是不是?人家這麼多年沒有放棄學習,沒有放棄教育工作,那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給這位同志一個交代。”
他顯然是將楊銳,看成是運動期間,堅持奮鬥和學習的知識分子了。
別看運動結束了好幾年,但寫成文字的東西,經歷了那個年代的人,還都非常的小心。
沉靜幾年的時間才探出腦袋的知識分子,比比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根粗神經,聽到改革的號角就歡呼雀躍了。
老馮亦是被打倒又重新站起來的人,對“楊銳”這種人分外的同情,很認真的問道:“他現在是什麼編制?有沒有職務?”
趙丹年仍處於震驚中,喃喃道:“沒編制。”
“沒編制?還是個代課教師?那你還不放人?真胡鬧!”老馮的聲音提高了,站了起來,快走了兩步,又一揮手,緩聲道:“也不怪你,這些年下去的同志很多,要重新安排的工作也很重。你看這樣如何,編制我來想辦法,你先把人給我送來,別再耽擱了,讓這麼優秀的人才虛度青春,是我們的失誤,也是國家的損失……”
趙丹年的免疫力極強,未答反問:“這些都是楊銳一個人寫的?”
“都是一個作者署名的……以中學教育研究居多吧,文學方面也有一點,主要是科普和科幻。”老馮沒有仔細看《科學畫報》一類的雜誌,《中學生導報》等期刊帶有學術性質,理應更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