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尋找另一個千鶴子 (第1/67頁)
島田莊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
搭乘上越新幹線,在新潟站下車。吉敷走上天橋,走到開往村上的快車線月臺轉車。地面溼漉漉的,擦身而過的北方人所穿的夾克在積水的地面上閃爍着倒影。是雪嗎?吉敷在陸橋上停下腳步,從窗口向下望。頂部覆蓋着積雪的電車停在車站裏,不過此時天上並沒有下雪,而是下着霧,籠罩着新潟的街頭。
吉敷本想在車站附近喫飯,但因爲列車馬上就要開了,所以就在月臺上買了用大竹葉包裹的壽司,匆匆上車。列車開動後,吉敷在一大羣七嘴八舌談天的中年婦女旁邊進食。
吉敷覺得自己算是個愛好旅行的人,昨晚躺在牀上,想到明天要出差,要一個人到大雪紛飛的日本海一帶旅行,就感到興奮不已。對刑警來說,平常幾乎沒有旅行的機會。他到警視廳工作後,坐火車旅行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出外旅行,不,每次在腦海裏湧現旅行念頭的時候,吉敷總會想起故鄉。但也不過是想想而已,屈指算來,吉敷已有八年,不,將近九年沒回老家了。
吉敷的老家在瀨戶內海邊上,是一個叫尾道的小鎮。步行一兩分鐘,就能見到海了。他在故鄉一直讀到初中畢業。不過吉敷的出生地並非尾道,他生於岡山縣的倉敷,在那裏念小學,小學畢業後隨父母移居尾道。在尾道初中畢業後,他按照母親的意思,每天搭乘電車去臨近的城市福山讀高中。所以現在回想起來,吉敷的青春時代可以說是在旅行中度過的。這樣說或許太誇張,但起碼是在連續搭乘電車之中度過的。搬到尾道後,吉敷始終對童年時代生活的倉敷不能忘懷。所以在高中時,只要沒有社團活動的日子,他就會在福山站對面的月臺搭乘電車到倉敷,在倉敷的水渠邊漫步,並無數次經過大原美術館的門前。
在美術館旁邊,一條水渠的對面,有間玻璃窗外嵌木格子的和風咖啡屋。在吉敷的高中時代,學生是禁止出入咖啡店的。但吉敷從小就認識這家咖啡屋的女老闆,所以他經常一個人進去,坐在窗邊,透過木格子眺望水渠的石牆和隨風擺動的柳葉在水中映出的倒影。
吉敷非常享受這樣的感覺。由於一旦坐下來,就會一直眺望這樣的風景,或是一直靜靜地閱讀,所以吉敷一定會選擇咖啡屋生意冷清的時刻進去。每當吉敷在店外馬路上看到自己的座位有人坐了或店裏太擠時,他就沿着水渠溜達或搭電車返回尾道。
現在想想,吉敷也覺得不可思議——高中時代爲什麼那麼熱衷泡咖啡館呢?他只要用拳頭撐着下巴,一閉上眼,就會想起石牆上綠柳成蔭、往來行人穿着白色襯衫的仲夏景色,或枯葉如長長簾幕垂下的寒冬景色。他好像就呆坐在咖啡屋的木格子窗邊,眺望倉敷的四季變遷,度過他的高中時代。吉敷又想,當時自己爲什麼那麼孤獨呢?今天自己不是也有很多朋友嗎?他的性格絕對不算內向,甚至可說善於跟人親近,那時候應該也是如此吧,但爲什麼那時候沒有朋友呢?
雖然多次走過大原美術館門口,但他只進去過一次。而且,那一次不是在高中時代,而是住在倉敷的兒童時代,在尾道生活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在尾道站臺後的山上有座千光寺,寺對面有條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叫“文學小徑”,小徑上到處豎立着文學石碑。爲什麼這條山路有如此濃厚的文學氣息呢?也許那是因爲尾道這個地方與志賀直哉的《暗夜行路》<small>[7]</small>之間的關係。志賀直哉就是住在這座山中的小屋裏,寫出了這部名作。
吉敷曾跟父親通過這條文學小徑直達山頂。站在山頂的展望臺俯身鳥瞰,腳下就是大海。瀨戶內海有諸多島嶼,眼前就聳立着最大的島嶼——向島。在向島與海岸之間,大海被收縮成一條大河。而在島的對岸,是造船廠的船塢,停着一兩艘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