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到自己確實染病在身,徐銘義似乎終於鬆了口氣。
陶展文再次拖動轉椅,回到辦公桌前。他必須要寫處方。原本他並未打算成爲醫生,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開始研究本草,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半個中醫。他先是熟記醫詩,接着研究大量處方,漸漸地,便開始回應殷切企盼的患者們的要求了。
所謂醫詩,是指以詩的形式表述疾病的性狀以及治療對策,以易於初學者記憶。徐銘義的傷風實際上並無大礙,問題在於他的慢性胃病,頭痛和噁心的原因皆在於此。
有醫詩曰:
溫溫欲吐心下痛,
鬱郁微煩胃氣傷。
甘草硝黃調胃劑,
心煩腹脹熱蒸良。
亦即是說,君藥 爲“甘草”。硝指“芒硝”,黃即“大黃”。先取“大黃”四錢,去皮後用清酒洗淨,繼而配以三錢“甘草”、兩杯清水一同熬煮,而後濾掉渣滓,加入“芒硝”,再以文火加熱服用。“芒硝”的分量以三錢左右爲宜。
“給,只要喝下這劑藥,立刻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