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石能很珍愛自己所雕的釋尊像之美。因此,無法忍受比之更優秀的神像存在於相同巖面。
在書中,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虎,包選的作品爲龍。龍虎相搏,恐怕他所愛的虎會一敗塗地吧。而且,勝敗還永久地記錄在玉嶺第三峯的巖面上。
這是難以忍受的事。
對方的龍尚缺點睛之筆。當時,包選的釋尊像只完成了一隻眼睛,另一隻才雕完眉毛。現在,若不立刻除去龍的話,石能的虎非但無法成爲巖面的霸者,而且悽慘的敗者之姿還將永遠流傳後世。無論如何,必須除掉龍的作者——“皆爲我虎兒”。
石能的獨語極爲悽慘,令人不忍卒讀。
並非因信仰而雕刻。石能只是以一心貪圖唯美的追求者心態在揮動鑿子。這樣表現出來的美,極易陷入美的絕對, 反而忘卻美的寬容。
朱家的佳人已不再是個問題,石能欲置包選於死地並非爲了得到她,而是出自藝術家因偏愛自身作品而迸發出的一種狹隘之心,因此創造出來的美,也因扭曲而發出陣陣嫉妒的呻吟。兩者交互衝擊,結果迸發出了火花。
身爲美術史家,入江有時也能感受到藝術作品中嫉妒這種東西。石能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石能開始設想在上層石像未完成時,如何除掉包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