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真正的目的地 (第1/2頁)
日落長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清山。
核心山峯,方圓上百平方公里的地域。
此刻妖氣橫行,妖影肆虐。
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峯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巔”故名。
三清山的興衰沉浮,始終與道教的興衰有密切的關係。三清山道教文化開始於晉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有特殊地位。據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煉丹術士、着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結廬煉丹,着書立說,宣揚道教教義,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蹟。
尤其是那口丹井,歷時一千餘載,依然終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後人稱之爲“仙井”。於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風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傳播者。
時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爲國教,士穿行往返於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隨之興盛起來,香火不斷,朝山香客絡繹不絕。
北宋寧真宗篤信道教,奉老子爲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時,在三清山一帶開始出現成批的道教建築。
方士們爲了紀念葛洪開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觀,內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書石像;同時建起的還有福慶觀、靈濟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們在天門峯的懸崖之上,用天然花崗岩雕幹砌成一座六層五面的風雷塔,此塔歷盡千年風雨,至今巍然不動,被譽爲三清山道教建築中的一顆燦爛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