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幸虧波士頓雜誌不是現在採訪的我。頗使蘭登感到尷尬的是,上個月波士頓雜誌把他列進該市十大最引人注目的人,——莫名其妙的榮譽使他不斷成爲哈佛同事們的首當其衝調笑的對象。
今晚在離家三千英里的地方,他作報告時,那種讚揚再度出現令他惴惴不安。
女主持人向巴黎美國大學的妃子亭裏滿滿一屋子人宣佈道:“女士們,先生們,我們今晚的客人不需要介紹。他寫了好多本書,如:《祕密教派符號學》、《光照派的藝術》和《表意符號語言的遺失》等。我說他寫了《宗教符號學》一書,其實我也只是知道書名,你們許多人上課都用他的書。”
人羣中的學生們拼命點頭。“我本打算通過與大家分享他不凡的履歷來介紹他,然而……”,她以調侃的眼神瞥了一眼坐在臺上的蘭登。“一位聽衆剛遞給我一個……什麼呢?……可以說是更有趣的介紹。”
她舉起了一本波士頓雜誌。
蘭登縮了縮身子。她到底從哪搞到的那玩意?
女主持人開始從那篇空洞的文章中有選擇地朗讀已選取的片斷。蘭登感到自己在椅子上越陷越深。三十秒鐘後,人們齜着牙笑了起來,而那女人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蘭登先生拒絕公開談及去年他在梵帝岡祕密會議上所起的非凡作用,這使人們對他越發產生了興趣。”女主持人進一步挑逗聽衆說:“大家想不想多聽一些?”
大家齊鼓掌。
但願能有人讓她停下來。蘭登默默祈禱道。但她又繼續念那篇文章。
“雖然蘭登教授可能不像有些年輕的崇拜者認爲的那樣風流倜儻,可這位四十幾歲學者卻擁有他這個年齡不多見的學術魅力。他只要露面就能吸引許多人,而他那極低的男中音更是使他魅力大增,他的女學生把他的聲音描述爲‘供耳朵享用的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