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本全國中學棒球賽按照當初的計劃,於甲子園完工的同時舉行。此外,大正十三年四月更在每日新聞社的主辦下,於名古屋的八事球場舉行了第一屆日本全國中學棒球選拔賽。這項比賽後來也改在甲子園舉辦。棒球迷每年都引頸期盼這兩項比賽,卻曾不幸因戰爭而中斷過。然而,日本全國中學棒球選拔賽和日本全國中學棒球賽又分別於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年)春、夏恢復比賽。昭和二十三年(一九四八年),由於學制改革,日本全國中學棒球賽和日本全國中學棒球選拔賽分別改名爲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選手權大會與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選拔賽。(* 即爲俗稱的夏季甲子園與春季甲子園。)
牟田高志位在甲子園的中心點。
這一天,甲子園球場上進行的是全國高中棒球選手權大會。比賽進入第四天的賽程,各都道府縣的代表們連日展開激烈的比賽,共有四十九支代表隊。全日本都道府縣的總數爲四十七,東京和北海道各派出兩支隊伍,因此總共爲四十九支隊伍。比賽採取淘汰制,先由三十四支隊伍進行第一輪淘汰賽,減少至十七支隊伍。這十七支隊伍加上第一輪淘汰賽時輪空的十五支種子隊,總計三十二支隊伍進行第二輪淘汰賽。這些比賽的組合全由抽籤決定。
比賽第四天還在打第一輪淘汰賽。甲子園上空萬里無雲,天空就像是塗了藍色油漆似的。炎夏灼熱的陽光照射在紅褐色的泥土及綠色的草地上。順帶一提,甲子園是於昭和三年(一九一四年)才鋪設草地。
對於站在投手丘上的高志而言,陽光就像是看不見的敵人。
葛原以這種方式持續寫下去,光是說明甲子園和高中棒球就用了將近無張稿紙。但是這還沒完,他仰賴小木找來的資料,描寫站在甲子園的投訴丘上有多麼悶熱、曾經有多少被看好的知名選手輸給了炎熱的天氣。此外,葛原更詳述投手遇上危機時的心理狀態,甚至是如何投出各種球路的技術性知識……
總之,能寫的全都寫進去了。
葛原按照小木的指示,在投手牟田高志投出決定命運的一球之前正好寫了一百張稿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