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飄E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小心地把這枚小小的印章放在荷包裏,跟着從家家(外婆)從東門橋洞剛出來,就聽到“轟隆隆”一聲,頭上一列火車喘着粗氣呼嘯而過。
我們爬上了一段陡坡,家家指着左側隱藏在一片商鋪間後面,通向天橋的小道說道:“豆角,還記得小時每次路過這裏,你就不肯走,要我揹着你上天橋,你要趴欄杆上看火車。”“是的,家家。我當然記得。”我點頭笑道。
那時我三歲左右,在橋洞附近的機關幼兒園上學。嚴寒的冬日,有時我賴牀起晚了,就會錯過定時的園車。等我在家裏喫完早餐後,家家再揹着我步行去幼兒園。每次路過這時,我總央求家家帶我去天橋上看火車,心裏期盼着爸爸媽媽就在這趟火車上,一會就下來擁抱我,然而等我巴巴地望着停靠的列車全開了,也沒有看到爸媽的影子,我就哭了。家家爲了安慰我小小的心靈,就帶我在天橋下的小喫店喝上一碗豆腐佬,再包上一個糯米雞或是春捲,我這纔打起精神懶洋洋地去上學。
聽家家說過二十年前,這裏並沒有天橋,鐵路區域也沒有鐵網封閉,行人爲了抄近路常在鐵路軌道兩旁行走。有些綠皮貨車在常常這裏停靠:大都是拖煤的;有時也有拖水果的。行人們若是遇到車廂內有青青的香蕉、還有圓滾滾的西瓜從網格子冒出大半個身子來,就興高採列地聚集在車廂的兩邊,用小刀把露出來那部分水果割下來嚐鮮。畢竟在那個時代,能喫到新鮮的水果還是一年稀罕的事。
不過家家最喜歡的還是一節特殊的綠皮“供應車”,每週定點在站臺停靠。那時八十年代物資比較匱乏,這一節火車皮,有時甩在三道或者一道,專門供應小百貨、日用品以及各種副食品。它實際上就是一個流動的小賣部。當供應車來時,附近的居民奔走相告,然後興致勃勃地去“供應車”挑選自己心宜的物品。家家就從供應車上買過燈芯絨布料、撓癢棍、老花鏡等等。
在家家裏喫過晚飯,我們便回家了。半夜裏我起來上廁所,悄悄的英語捲紙放在媽媽的牀頭桌前,並附上一張便籤紙,上面寫着:“媽媽,這次考試我粗心做錯了幾題,請你原諒,以後我一定會認真審題,再也不會犯這樣的小錯,請您在英語捲紙上籤下名,謝謝你,愛你的豆角。”我是在回家的半路上想到這個辦法的。
大人們最討厭孩子說謊,死不認錯。
我換位思考了半天,才做出這個決定:
第一、我先承認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