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儘管凜冽的寒風猛烈地吹打着熱技術抗風暴帳篷,三角洲一號卻幾乎沒有察覺。他和三角洲三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個正熟練操縱着手中的控制桿的戰友身上。面前屏幕上播放着通過嵌在微型機器人身上的針孔攝像機傳輸過來的現場畫面。
真是個絕妙的監視工具,三角洲一號心中暗想,每次使用它,他都驚歎不已。近來,在微型機械學領域,現實的發展似乎超越了小說中的想象。
微電子機械系統,即微型機器人,是最新型的高科技監視工具,人們把它叫做“不被察覺的觀察技術”。
非常貼切。
雖然微型遙控機器人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才有的,但實際上它們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一九九七年五月,《探索》雜誌上刊登過一篇封面故事,介紹了“飛行”型及“游泳”型兩種微型機器人模型。那種會游泳的微型潛艇式機器人和鹽粒差不多大小,就像電影《奇幻之旅》<sup>1中演的那樣,可以注入人的血管裏。如今人們已將這種微型機器人作爲一種先進的醫療設備投入使用,醫生通過遙控使其在動脈中游走,觀察其實況傳輸的靜脈內部圖像,從而不需開刀即可確定患者血栓的位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製造微型飛行機器人原來是件更爲簡單的事兒。自“小鷹號”飛機出現後,讓機器飛上天的空氣動力學就已成爲一門普及學科,而留待解決的只有微型化問題。第一批微型飛行機器人只有幾英寸長,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爲未來火星計劃而設計的無人探測器。如今,納米技術的發展、輕型能量吸收材料的開發和微型機械學的進步早已使微型飛行機器人成爲現實。
真正的突破源自於仿生學——模仿自然界萬物特徵的一門新興學科。袖珍蜻蜓機器人,正如結果證明的一樣,是那種靈活且高效的理想模型。三角洲二號目前放飛的PH2型機器人只有一厘米長——與一隻蚊子大小差不多,還有兩對粘上去的透明硅箔翅膀,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空中靈活性和高效率。
另一大突破是微型機器人充電技術的改進。最早的一種微型機器人模型只有在明亮的光源正下方盤旋才能給電池充上電,既不便於執行祕密行動又不適於在黑暗環境中使用。但是,新型機器人只要停在磁場周圍幾英寸的範圍內就可以充電。便捷的是,在現代社會,磁場隨處可見,而且安置隱蔽——電源插座、電腦顯示器、電動機車、話筒和手機,隱蔽的充電站似乎從不缺少。微型機器人一旦成功進入某個區域,就可以幾乎無限制地傳輸聲音與圖像。三角洲部隊使用的PH2型機器人一個多星期以來一直在不停地傳輸信息,至今還未出現過任何狀況。
此時此刻,那個微型飛行機器人像一隻逡巡在又大又深的穀倉裏的蟲子一樣,無聲無息地懸在那個巨大的圓頂屋中央的寂靜的半空中。機器人從空中俯瞰着下面,在毫無察覺的人羣——各個研究領域內的技術人員、科學家和專家上方盤旋。PH2還在盤旋着的時候,三角洲一號發現了兩張正在交談的熟悉面孔。他們有可能是打擊的對象。他指示三角洲二號降低飛行高度,準備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