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G-4型飛機沿着加拿大聖勞倫斯灣的海岸線向南飛行,雷切爾這會兒默不作聲,木然地凝視着機艙。託蘭坐在近旁正同科基說話。儘管大多數證據都表明那塊隕石真實可信,可是科基承認了鎳含量“不在預先設定的中等範圍之內”,這就重新激起了雷切爾最初的懷疑。偷偷將一塊隕石放到冰層之下,只有把這看成某個英明構想出來的騙局才顯得合乎情理。
可是,剩下的證據都表明了隕石確有其物。
雷切爾將視線從窗前移開,低頭瞥了一眼手中這塊光盤形狀的隕石標本。那些微小的隕石球粒閃着微光。託蘭和科基一直在討論這些閃閃發光的隕石球粒,有好一會兒,他們說着雷切爾壓根兒就聽不懂的科學術語——均衡的橄欖石數量,準穩熔岩速凝體痕印和變質均勻再混合物。雖然這樣,其要旨卻很明確:科基和託蘭一致認爲這些隕石球粒確實存在於隕石中。那些數據並非捏造。
雷切爾在手裏翻轉着那塊光盤形狀的標本,用一根手指劃過隕石邊緣,邊緣上某些熔殼清晰可見。比較而言,這些燒焦的地方看上去像是新的——肯定沒有三百年的歷史,然而科基曾經解釋過這塊隕石自始至終都密封在冰層裏,避免了大氣的侵蝕。這似乎合乎情理。雷切爾曾經看過這樣的電視節目,人的屍體在四百年後從冰塊裏被挖了出來,其皮膚看上去幾乎還是完好無損。
她細細察看着熔殼,突然腦子裏冒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一個明顯的數據被漏掉了。雷切爾不知道這僅僅是別人給她的所有數據中的一個疏忽還是有人完全忘了提及。
雷切爾突然詢問科基:“有人斷定過熔殼的年代嗎?”
科基匆匆瞥了一眼,看上去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你說什麼?”
“有人斷定過燒焦的印子的年代嗎,就是說,我們是不是確確實實地知道岩石燒焦與瓊格索爾隕落恰好發生在同一時間?”
“很抱歉,”科基說道,“熔殼的年代沒法斷定。氧化作用使所有必要的同位素標記重新排序。再說了,放射性同位素衰減速度太慢,測定不了任何少於五百年曆史的東西。”
雷切爾把前面的話考慮了許久,這會兒明白了熔殼年代不在那些數據之中的箇中原委,“這麼說來,就我們所知,這塊岩石原本可能是在中世紀的時候燒焦的,也可能是上個週末,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