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凱瑟琳·所羅門在一片黑暗中摸索着實驗室的外門。摸到後,她伸手打開鉛層防輻射門,急忙走進狹小的門廳。穿過空蕩蕩的過道只花了九十秒鐘,但她的心怦怦狂跳。三年了,你一定以爲我早已習慣了。凱瑟琳每次逃離黑暗的第五艙室,而走進這個乾淨明亮的實驗室時總會感到一陣釋然。
“立方體”是一個沒有窗子的巨大箱狀空間。內部的每一寸牆壁和天花板都覆蓋着鈦塗層網孔防輻射鉛纖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架設在混凝土圍牆裏的巨大籠子。樹脂磨砂玻璃隔板把空間劃分成不同功能的區域——實驗室、控制室、能源供應室、衛浴室,還有一間很小的專業文獻圖書室。
凱瑟琳精神抖擻地走進主實驗室。這個明亮的工作區是消過毒的,裏面有大量令人眼花繚亂的先進設備:配對的腦電圖描記儀,一臺飛秒光梳裝置,一個磁光阱,還有利用量子測不準原理的電子噪音REGs或簡稱隨機事件發生器。
雖然意念科學應用了先進的前沿技術,但意念科學的研究成果遠比這些促成實驗的冷冰冰的高科技設備要神奇得多。隨着令人震驚的數據不斷湧現,魔幻和神祕事物正在成爲現實。所有數據都支持“意念科學”的基本理念——人類心智尚有未開啓的潛能。
理論很簡單:我們僅僅開發和使用了人類全部智力和精神的表層。
在諸如加利福尼亞的意念科學學會、普林斯頓大學特異功能研究實驗室等機構裏進行的實驗,充分證明了一點:如果正確地集中人的意念,就可以影響和改變物質實體。他們的實驗完全不是什麼“折彎湯匙”之類的客廳魔術,更恰當地說,那是一種經過嚴格控制的研究,而這些實驗每次產生的結果都同樣驚人:我們的思想確實能夠與實體世界互動,不管我們是否知道這一點,它自始至終都在對世界的改變產生影響,甚至深入到亞原子的層面。
意識超越物質。
二〇〇一年,舉世震驚的“9·11”事件發生後的幾小時內,意念學科領域有了一個相當驚人的飛躍進展。四名科學家發現,當全美驚恐萬狀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同時沉浸於悲慟中時,全世界設於不同地點的三十七臺“隨機事件發生器”的輸出都突然出現了顯著的隨機性的衰減,這個發現意味深長。不知爲什麼,集體合一的心理體驗、數以幾百萬計的人腦合力,影響了機器設備,梳理了隨機應變量,令信息輸出由紊亂變爲有序。
這一驚人發現猶如應驗了古人“天人感應”的信念——人類意識的大量聚合確實可以作用於物質實體。最近,有關聚衆冥想和祈禱的研究在隨機事件發生器中也產生了相似的結果,這更有力地證明了人類意念的潛能,正如意念科學的開創者琳妮·麥克塔格特所描述的,那是一種身體之外的物質……一種高度有序的、能夠改變實體世界的能量。琳妮·麥克塔格特的著作《意念的實驗》和互聯網上面向全球研究的網頁——theintentionexperiment.com——都是將研究聚焦於人的意念怎樣對世界產生影響。這一切都讓凱瑟琳心醉神迷。另一些富於挑戰性的論文也引起了凱瑟琳的興趣。
在此基礎上,凱瑟琳·所羅門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發展,證明了“聚焦的思想”對任何事物都可能產生實質性影響——植物的生長速度,缸裏的魚的遊動方向,培養皿中細胞的分裂,分離的自動系統的同步運作,還有人體自身的化學反應。甚至,剛剛形成的堅固晶體也能在人的意識作用下呈現易變性。凱瑟琳曾做過一個實驗,當一個玻璃瓶內的水結冰時向它輸送愛的意念,結果真得到了美麗均勻的冰晶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反向的轉變也確鑿無疑:當她向水中輸送負面的、污穢的意念時,冰晶就成了一堆亂七八糟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