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信問:“爲什麼非要去魯省?”
宋維揚解釋說:“全都在西康生產,運輸費用太高了。在魯省建新廠,可以輻射整個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船運和鐵路運輸都很便利。當然,最重要的,是魯省那邊有個市的領導外號叫做‘陳賣光’。”
“陳賣光我知道,找他買廠子,確實很方便。”楊信笑着說。
“陳賣光”從1992年就開始賣企業,是真正的改革先驅,當時轟動全國,甚至傳到了港城,“陳賣光”這個外號就是港城媒體給起的。
而且,他不是隨便亂賣,只把國企賣給內部職工,搞的是“股份合作制”。幾年時間,那座縣級市的生產總值就翻了接近五倍,可謂相當成功。
當然,這些被內部職工買下的企業也有搞得不好的,宋維志只是過去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接收一家飲料灌裝廠——主要不是買工廠,而是看好那裏的政策,政策環境在90年代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