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請大家照着課文念一遍。”
谷秋莎正在想這是誰的詩呢?黑板上多了“元稹”兩個字,老師高聲說:“元稹,是唐朝的一位大詩人,字微之,洛陽人。他是北魏鮮卑族拓跋部的後裔。他與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是好朋友,歷史上叫他們二人爲‘元白’,同爲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著有《元氏長慶集》。”
因有校長及貴賓聽課,這位女老師很是緊張,幾乎照本宣科了一遍,爲了讓氣氛輕鬆下來,急忙問道:“同學們,有誰知道這位大詩人?”
三年級的小學生,知道李白、杜甫都很正常,但說到元稹就屬冷門了,下面鴉雀無聲之際,校長也面露不快,心想這老師太糊塗了。
忽然,有隻手臂高高舉起,老師像被解圍似的興奮:“司望同學,請你回答!”
一個男孩站起來,座位比較靠後,谷秋莎正好看到他的側臉——輪廓與五官頗爲端正,兩隻眼睛並不是很大,感覺卻是眉清目秀,是那種安靜地坐着就能討人喜歡的孩子,只是穿的衣服樸素廉價。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清亮悅耳的童聲響起,整首詩背得一字不差,竟還帶着唐詩才有的抑揚頓挫。
男孩沒有停下來:“這首詩是元稹《離思五首》中的第四首,爲悼念死去的妻子韋叢。元稹二十四歲時,只是個品級低微的小官員,迎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出身於名門貴族的韋叢,非但沒有嫌棄貧寒的丈夫,反而勤儉持家,琴瑟和鳴。七年後,元稹已升任監察御史,韋叢卻因病撒手人寰。悲痛之餘,元稹寫下數首悼亡詩,堪稱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