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章 (第1/2頁)
暗宇識微光:深空、夢境和時間之外的科幻故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個門檻罷了。
這種門檻還不止一個,例如:與AI對接二十次後,建議做一次大腦放鬆理療。這也是不成文的規定,據說是這種理療可以減弱對接造成的記憶損傷。計數顯示再對接兩次,他就得遵從建議,不過好在這個可以替代睡眠休整,而且費用由公司承擔。
在語言上的隔閡無再需要人工後,通譯的職業定義就發生了變化。隨着強人工智能的興起,現在特指對接AI的人。
和上世代那些幻想小說展現的不同,AI們既沒有叛亂接管地球,又沒有老老實實地甘當工具。他們就像是青春期的孩子,無害卻叛逆,又難以理解。而從他們的角度,人類可能只是羣又蠢又笨的老古董(不過林好並沒有在AI處收到過類似的反饋,也有可能他們已不屑表達不屑了)。
就比如他們摒棄了對話式的交流,認爲那不僅低效,還會遺失或誤讀信息。然而他們對事物理解的邏輯卻自成體系,得出的運算結果和分析報告對人類來說反成了另一道謎題。
不過後面的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倒可以快速地處理此類龐大的數據信息,上億的神經元如量子般糾纏工作,無需考慮邏輯或是因果,自然而然地就理解其中的含義,並能在屏蔽其他感知後,與AI們同步。
但這種通譯工作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信息流更是讓神經元重連,侵佔記憶。而且對接需輔以興奮藥劑,有成癮隱患。可對人員素質、技術修養沒有任何要求,只要捨得腦袋。所以早期都是些走投無路的人來掙快錢,不過隨後大批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想找工作)年輕人加入進來,仗着身體恢復快,迅速成了主力軍。
然後和所有行業一樣,大量的資本注入,各種中介公司、地下交易紛紛登場。好在職業規範隨之建立、完善,細緻到年齡、身體素質等等要求,以及各種准入(花錢)的審查證書。
而人類在面對同一事物時,天然就會劃分成兩個陣營,所以反對和抵制者從第一天起就沒斷過。一部分是從道德角度批判,認爲這屬於向AI出賣肉體,是一種變相的娼妓,一部分則出於嫉妒(基於身體或其他原因),還有的認爲是人性墮落,甚者覺得這已是人類被奴役的第一步。
另外,就AI有無人權、該享受何等權利等等問題每天都有爭論,此類消息佔據日常新聞的大部分內容,人們彷彿只能靠此來挽救作爲造物者的尊嚴,就像那些早已無法管教孩子的可悲家長。可惜卻沒人以此發佈一個AI任務,詢問智能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