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已經是後半夜了,文好古從一個小小的瞌睡中醒來,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20年前那個能夠通宵在古墓裏考古作業的年輕人了。他嘆了一口氣,重新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杯子裏的茶已經涼了,他拿起熱水瓶又重新衝了一次。他輕輕地抿了一口濃茶,這股濃郁的茶水通過喉管進入他的體內,剛剛小憩時做的那個夢又浮現在他眼前——他夢見了張開。
文好古的額頭終於沁出了汗珠,這只是一個夢而已,他從來不相信夢的,甚至不相信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可是,此刻的他卻有些緊張。濃茶讓他有了一些精神,他又拿起了那本學術刊物,已經看到最後幾頁了,在考古學動態報道里,他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標題是《羅布泊欲哭無淚:樓蘭古蹟遭盜掘》。
這個題目讓文好古心裏觸動了什麼,他輕聲地念出了一段段文字——“專家來到樓蘭城中,喫驚地看到新近盜掘的4處深約1米、直徑2米左右的大坑,分別在‘三間房’和‘民居’附近,其中一個大坑就直接挖在一間房子正中。‘三間房’是城中規格最高的建築,考古專家認爲這裏是當時的官衙。自從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並在三間房的牆角下發掘出大量珍貴的佉盧文書以後,來自日本的橘銳超、英國的斯坦因都曾在這裏大肆挖掘,並將文物帶運出國。這些文物後來被博物館收藏,在國際上興起了‘樓蘭學’的熱潮。
“米蘭遺址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區域,遺址中主要包括米蘭城郭、兩座佛寺及墓地。在沿城牆、佛寺的牆基處,東一個西一個的大坑隨處可見。米蘭屬古樓蘭國的地域,漢代曾在這裏屯田,一種有爭議的說法認爲這裏是樓蘭國遷都後的新國都。這裏曾發現過絕妙的壁畫 ‘帶翼天使’,以及公元八到九世紀的吐蕃藏文木牘;這裏是揭示樓蘭古國神祕興衰的重要史蹟,也是史記中少見的吐蕃與西域交流的證明。
“過去,羅布泊地區的風沙天氣是這些遺址最主要的破壞力量,現在,人禍大於天禍。”
文好古沒有讀完這篇文章就把刊物合了起來,他仰起頭,眼眶裏似乎有些溼潤,其實,這篇文章裏的大多數內容他都清楚,十幾年來,他一直關注着全國各地的文物盜掘現象,特別是新疆。幾乎每當新疆地區發生盜掘文物的事件,他都能通過特殊的渠道在第一時間得知內部消息,每次這種消息傳來,他的心頭都會一陣顫抖。他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遍——“人禍大於天禍”。